首页> 中文学位 >耐碳青霉烯类鲍氏不动杆菌AdeABC药物外排泵及其同源性分析在院感监测中的研究
【6h】

耐碳青霉烯类鲍氏不动杆菌AdeABC药物外排泵及其同源性分析在院感监测中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语

目录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材料

2.方法

结果

1.分离菌株特点

2 鲍氏不动杆菌的体外抗菌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二、文献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三、致谢

四、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五、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了解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ICU病房鲍氏不动杆菌标本类型、临床分布的特点、耐药表型、Ade ABC外排泵基因型、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型、及其同源性,以期获得该院ICU感染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趋势及分子流行病学重要数据,为临床微生物学诊断、抗生素在临床合理应用以及院内感染监测预防等方面提供有效的科学指导。
  方法:收集我院自2005年9月建立菌种库以来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ICU病房临床感染标本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共102株,其中敏感株9株,细菌分离培养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进行,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VITEK2 COMPACT)鉴定。K-B法进行药敏试验,检测该菌对14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并利用WHONET5.5软件对耐药性结果进行分析;再利用泵抑制剂进行药物外排表性检测。PCR技术分别检测产碳青霉烯酶相关耐药基因类型OXA-51、OXA-23、OXA-24、OXA-58、VIM、IMP-1、IMP-4、SIM、NDM-1;AdeABC药物外排泵基因AdeA、AdeB、AdeC及其调节基因AdeS、AdeR;最后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其基因的播散方式进行分析。
  结果:自2012年1月1日到2012年12月30日我院ICU病房临床感染标本分离出的鲍氏不动杆菌共102株:患者年龄大多超过60岁,42例,占41.17%;大于40岁小于60岁的患者36例,占35.29%;大于20岁小于40岁的患者18例,占17.64%:儿童和青年较少感染鲍氏不动杆菌,大于2岁小于19岁的患者共4例,占3.92%;小于1岁的婴儿2例,占1.96%。男性患者78例,占76.47%;女性患者24例。感染标本主要来自于呼吸道标本,共72株占70.5%。102株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率:头孢替坦和复方新诺明达到了100%,其次为氨曲南,耐药率为99.3%;氨苄西林/舒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和头孢吡肟耐药率均高于90%。亚胺培南和多粘菌素B耐药率相对较低,分别为81.6%和12.5%。其他类药物也都介于85%到90%之间。加入外排泵抑制剂后,102株鲍氏不动杆菌对三个类别抗生素的MIC50,MIC90均有下降。102株鲍氏不动杆菌五种 AdeABC外排泵耐药基因阳性率均大于71.0%,AdeA,AdeB,AdeC三种基因均阳性的菌株检出73株,检出率达到了71.5%,以上五种基因均为阳性的菌株检出68株,检出率为66.7%;93株多重耐药菌株,全部检出携带 OXA-23、OXA-51基因,OXA-24、OXA-58、VIM、IMP-1、IMP-4、SIM、NDM-1这些耐药基因全为阴性。102株鲍氏不动杆菌共分为9个克隆型,其中主要流行的克隆型为A、B、C、D、E五个克隆型,其余4个克隆型为散发菌株,认为与流行株A、B、C、D、E不相关。
  结论:鲍氏不动杆菌对各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仍呈上升势头,亚胺培南对鲍氏不动杆菌仍具有较好的体外抗菌活性。主动外排机制在本院ICU病房检出的鲍氏不动杆菌多重耐药性中起重要作用。ICU病房检出的鲍氏不动杆菌,OXA-23和OXA-51基因是其产生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主要原因。AdeABC外排泵基因在耐药株检出率远远高于敏感株,外排泵基因的高表达与鲍氏不动杆菌的多重耐药存在相关性关系,而且其基因的播散主要通过克隆播散得以传播。我院ICU病房多重耐药的鲍氏不动杆菌菌株检出率很高,且具有较高的同源性,提示应加强细菌耐药检测,合理规范的使用抗生素,从而预防院感流行的发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