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现代中国(1919-1949)
【6h】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现代中国(1919-1949)

代理获取

目录

原创性声明及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中文提要

英文提要

第一章 五四以前的基本状况

第二章 陀氏作品的汉译

一、五四时期及二十年代:雷声大于雨声

二、三十年代:前期鼎盛后期无声

三、四十年代:薄积而后发

四、几点总结

第三章 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评价和研究状况

一、五四时期:声名鹊起

二、二十年代:无上推崇

三、三十年代:不满声渐起

四、四十年代:肯定大于否定

第四章 国外学者的著译——中国译介者的一条捷径

一、概述

二、勃兰兑斯及其《俄国印象记》

三、克鲁泡特金及其《俄国文学的理想和现实》

四、升曙梦及其俄国文学论著

五、梅列日科夫斯基和他的《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

第五章陀氏在中国影响与传播的几个重要问题

一、“为人生的现实主义作家”:对陀氏的基本定位

二、陀氏的四部最受欢迎的作品分析

三、陀氏遭受冷落的原因探究

第六章:陀思妥耶夫斯基与鲁迅

一、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其它几位现代作家

二、鲁迅接受陀思妥耶夫斯基影响的客观条件及依据

三、鲁迅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体悟及前后期态度变化分析

四、鲁迅与陀氏的精神探源

参考文献:

致 谢

展开▼

摘要

本文探讨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现代中国的传播和影响问题。 在传播研究中,本文着重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在1919年-1949年这一时期内的翻译及评论、研究状况进行了尽可能详细的梳理与介绍,并发现了很多前人所未见的资料。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些新的观点和认识,其中最重要的是论证出了中国现代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与国外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形神兼备”的密切关系,又尤以鲁迅的《(穷人)小引》与梅列日科夫斯基的《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内在关联为“重中之重”;此外本文还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现代中国的基本定位及其被误读、其作品境遇的“冷热不均”及其本人遭受冷落的原因等问题,从文学内在因素及社会历史现状等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详尽和令人信服的分析和阐述。 在影响研究中,本文重点对陀思妥耶夫斯基与鲁迅在思想与精神层面的切合和关联作出了清晰而前沿的解读,指出:“重视个人,是二者的精神基石和一生都坚守的思想底线”,并以此为基点,形象地绘制出二者所共有的由人的个体性、主观性和自由本质,到对个体的孤独、绝望和“向死而在”的潜在的精神路线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