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
【6h】

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原创性声明及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第一章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概述

第二章新历史主义批评在中国的译介及其研究

第三章新历史主义批评视野下的中国当代文艺现象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美国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兴起于文艺复兴文学研究领域,它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前期的英美文学批评界和文学理论界中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它的产生,与20世纪后半叶美国文学批评界倡导恢复对“历史维度”的重视,与西方历史哲学的理论观念对传统历史观的颠覆,与60年代以来文化研究的兴起以及80年代美国学术界“历史文化转向”的发生等背景有一定的关联。 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具有开放的理论形态和恢宏的理论视野。它融合西方马克思主义、解构主义等思潮的一些理论,借鉴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的一些观点和方法,形成了新历史主义批评特有的历史观、文学观以及“文化诗学”研究方法。 在新历史主义者看来,历史存在形式的本质是一种文本或一种话语,不可避免会带有叙述者的主观虚构和想象色彩,历史真实只能是忽略阐释策略和阅读语境的相对真实。新历史主义的历史观念受到了后现代历史观的启发。新历史主义者认为,文本的产生和阐释无法超越特定的历史语境,它们包蕴了社会物质性和历史文化性的一切内容。通过文学与历史的互文性参照,可以考察特定时代的一切社会历史文化现象。文学参与着历史进程,也参与着现实塑造。基于新的历史观和文学观,他们对文学与历史,文学与文化,文学与政治,文学与社会等关系问题作了新的探索和阐述。“文化诗学”是新历史主义批评的重要研究方法。探究文本的文化因素,揭示文学的政治功能是“文化诗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在批评实践中,新历史主义者试图探索和重构文学文本产生时的历史语境,他们把文学文本置于广阔的文化背景中,打通文学文本与非文学文本,主流文化与边缘文化的界限,旨在揭示文学文本内部和文学文本周围的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的运作模式以及文化因素。新历史主义批评兼容各家理论之长却缺失自身理论体系的状况,导致它陷入了理论的困境。 上世纪80年代末,新历史主义批评进入中国,一直未能引起国内学术界太强烈的反响,而是长期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发展状态。但是,国内研究者在对新历史主义批评的译介和研究中,取得了许多颇有学术价值的成果。综观国内新历史主义研究的整体状况,依据现有成果,以及研究队伍所发生的变化,笔者尝试性地为新历史主义在国内的发展划分出了两个阶段——初期阶段和活跃阶段。总的来说,国内对新历史主义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宏观描述到拓展与深化研究再到系统化研究的过程,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研究成果的质量和数量上。与研究相比,翻译方面的成果数量十分有限,至今未出现西方新历史主义代表人物的专著译本。这种状况显然制约着国内新历史主义传播和研究的深入进展。 在中国当代文坛上,新历史主义批评的地位并不高,但它与某些当代文艺现象的内在联系却是不容忽视的。在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中,新历史主义的文学史立场对“文学史的政治维度”、“文学性与历史性的融合”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一定的可操作性。在80年代中期以来的历史题材小说创作中,还原历史真实”和“个人化的历史叙事”这两种创作特征,契合了新历史主义重构历史语境的主张以及对作家主体性作用的肯定。近年来,历史题材影视剧的走红,使越来越多的影视编导开始关注新历史主义,并将它融进自己的创作。事实上,为数不少的历史影视剧都已经表现出了某些新历史主义的精神。无论是张艺谋、陈凯歌的商业化历史电影,还是带有“戏说”成分的历史题材电视剧,它们不仅引发了轰动的市场效应,也遭到了学术界的种种非难。这些现象对90年代中期以来国内新历史主义的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也显示出新历史主义对当代影视创作潜在的巨大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