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语料库的现代汉语补位“一下”的语法化研究
【6h】

基于语料库的现代汉语补位“一下”的语法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现状

1.2.1 “一下”的历时发展研究

1.2.2 “一下”的语义特征研究

1.2.3 “一下”的动词的搭配研究

1.2.4 “一下”与宾语的位序研究

1.2.5 “一下”的句法属性研究

1.2.6 “一下”的语用功能研究

1.2.7 以往研究不足及有待解决的问题

1.3 指导理论和研究方法

1.3.1 指导理论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意义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语料库的建设

2.1 建库理念

2.2 语料收集

2.3 语料的加工

2.4 语料库的基本统计数据

2.4.1 基本数据

2.4.2 “一下”的统计结果

2.4.3 搭配抽取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计次义“一下”

3.1 “一下1”的语义特征

3.2 “一下1”的谓词性搭配项

3.2.1 语义类别

3.2.2 音节数量和构成方式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短时义“一下”

4.1 “一下2”的语义特征

4.1.1 短时性

4.1.2 模糊性

4.1.3 歧义性

4.2 “一下2”的谓词性搭配项

4.2.1 动词语义类别

4.2.2 动词音节数量和构成方式

4.2.3 动词界性类别

4.2.4 其他词类搭配项

4.3 “一下2”的功能特点

4.3.1 “一下1”词汇化为“一下2”

4.3.2 从短时量词语法化为短时体标记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情态标记“一下”

5.1 从短时体标记到情态标记

5.2 “一下3”的语言环境分析

5.2.1 搭配分析

5.2.2 言语行为类型分析

5.3 “一下3”语用功能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一下”的语法化程度判定及动因考察

6.1 “一下”语法化程度的判定

6.1.1 语义虚化

6.1.2 搭配扩展

6.1.3 去范畴化

6.1.4 语音弱化

6.2 “一下”语法化的动因与机制

6.2.1 使用频率

6.2.2 认知因素

6.2.3 语言内部因素

6.2.4 语义主观化

6.3 结语

附录

附录一:文学作品语料清单

附录二:“一下1”动词搭配项降频词表

附录三:“一下2”动词搭配项降频词表

附录四:“一下2”其他词类搭配项降频词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关于“一下”的语法化研究,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多数从历时语料入手。本文从共时系统语料入手,利用语料库方法,考察现代汉语中补位“一下”在共时语言中语义、句法和功能的分布及其特点,探讨其从短语词化,进而标记化的语法化现象,并讨论其语法化程度的判定及语法化的动因和机制。
  全文共六章。第一章绪论;第二章语料库的建设;第三章计次义“一下”;第四章短时义“一下”;第五章情态标记“一下”;第六章“一下”的语法化程度判定及动因考察。
  第一章介绍语法化视野下现代汉语补位“一下”研究的缘起、相关研究综述、本文的指导理论和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第二章介绍本研究所用语料库的建设情况,介绍建库理念、语料的收集和加工、语料库基本数据和“一下”的统计结果,并对本研究中采用的基于数据的词语搭配抽取与统计技术作以介绍。
  第三章对现代汉语中计次义“一下”(简称“一下1”)的语义特征和谓词性搭配情况作探讨。一、确立判断补位“一下”为“一下1”用法的语义标准,统计其在现代汉语文学作品语料库中的使用频次。二、利用基于窗口的搭配抽取技术统计“一下1”的谓词性搭配项,并对其语义类别、音节数量和构成方式进行分析与归纳,发现“一下1”的搭配项只能是人体动作动词和物体运动的动作动词,单音节居多,双音节以并列式合成词为主。可见“一下1”使用范围比较狭窄,使用频次较低,搭配能力弱,具有较弱的语义适用性,此用法是对古代汉语的继承。“一下1”从句法属性上看是由数词“一”和专用动量词“下”构成的数量短语。
  第四章对现代汉语中短时义“一下”的(简称“一下2”)的语义特征、谓词性搭配情况、功能特点作探讨。在现代汉语中非计次义的“一下”使用更为频繁,表示动作行为的短时义。与计次义相比,是较为抽象的语义类型。一、它在语义上表现出短时性、模糊性和歧义性的特点。二、对“一下2”的谓词性搭配项作统计,发现它的称量对象已由表具体动作的动作动词扩展到一般的动作动词,尤其是语义抽象的动作动词,以及语义更为抽象的心理状态动词;由称量单音节词为主扩展到多种类型的双音词,甚至多音词;由称量瞬间持续双界动词扩展到一般双界动词和非双界动词;由仅称量动词扩展到变化形容词,甚至是名词。可见,“一下2”语义抽象,搭配范围渐宽。三、“一下2”语义上由具体到抽象的变化,语言使用环境上由窄到宽的拓展必然引起其句法和功能上的“连锁反应”。从功能特点来看,首先,“一下2”已从数量短语词汇化为时间量词,可从“一”的不可替换性、“下”的句法地位的降低得到证实。其次,“一下2”也可视为短时体标记。它在意义虚化、结构黏着、语音弱化三个方面都具有虚化为短时体标记的特征。“一下2”已不具备计数的词汇意义,而是整个结构起到了对动词的时间特征进行限定的作用。在结构上,跟它的前附成分联系很紧密,一般不能插入其他的成分。同时作为体标记,它的语义指向是其前的谓词性成分,而与其后的宾语不发生直接关系。在语音上,出现声音上的弱化,甚至脱落。
  第五章对现代汉语中短时义“一下2”进一步语法化为情态标记“一下3”的情况作探讨。首先探察短时体标记发展为情态标记在语义表达上由命题功能向言谈功能的转变。作为时间系统标记的“一下2”正在向情态系统标记“一下3”渗透,情态功能的增加是补位“一下”进一步语法化的表现。其次,从谓词性搭配项和所处的言语行为句的类型使用入手考察“一下3”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情况。研究发现表达指令言语行为和意愿言语行为的虚拟句是其典型语言环境。最后,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情态标记“一下3”在不同言语行为类型句中的语用功能。
  第六章探讨补位“一下”语法化程度判定的标准及其语法化的动因。一、以语义虚化、搭配扩展、去范畴化以及语音弱化为参数讨论有关“一下”语法化程度的判定问题。二、从使用频率、认知因素、语言内部因素以及语义的主观化四个角度讨论“一下”语法化的动因。高使用频率是诱发“一下”语法化的必要条件之一。认知因素是促使“一下”语义虚化的主要原因。“一下”的意义表达从空间范畴到时间范畴到评价范畴的拓展体现了认知背景对于语言使用的影响。从语言内部因素来看,“一下”的重新分析机制表现为成分之间的融合实现词汇化。“一下2”与非现实情态语境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为其成为情态标记“一下3”提供了句法环境。此外,语义主观化是“一下”语法化的重要的动因。当命题义慢慢淡化,言谈功能得以凸显时,“一下”语法化为情态标记。对于“一下”的语法化动因进行考察体现了语言研究方法上从描写到解释的原则。最后对本文的研究思路及结论进行总括说明,并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本文的创新点:
  第一,在借鉴参照已有历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考察共时系统中补位“一下”语义、句法和功能分布的差异及特点,揭示共时分布差异是历时变异的语法化反映,探讨利用共时系统的充分描写和分析进行语法化研究的可行性。
  第二,运用语料库语言学方法,以4000余万字符的文学作品语料为母本抽样建立1200余万字符分词标注语料库,并对母本中的补位“一下”进行穷尽式搜索,建立近20万字符检索句样本,为研究补位“一下”在共时系统中的使用频率和搭配关系提供了详尽的定量数据,做到充分描写基础上的定性分析。
  第三,对短时义“一下2”用例的深入分析,发现了一些兼表情态的用法,笔者认为“情态标记”应归入语法化研究的范畴,对其生成机制的探讨,有助于发掘语法化现象的新形态,将语法化研究推向深入。
  本文研究的意义:
  从共时语法化的理论视角,利用语料库研究方法,研究了现代汉语补位“一下”在共时系统内的变异现象,廓清了语义变化、结构变异、功能差异的“连锁反应”,并给予了较为合理的解释。这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汉语语法发展的内部规律的认识,并揭示语言形式不断丰富的原因。从语言共时系统的复杂性特征这一角度阐明,语言单位各个阶段的语法化表现不仅具有历时的继承性,还有共时的并存性。同时,从共时角度研究“一下”的语义范畴和语用功能是如何被语法形式表征的问题,并运用相关的语法化标准来测试“一下”的不同功能或不同形式的语法化程度,这正是共时语法化研究的内容,因此这能够为共时语法化理论提供、增添一个新的例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