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归因方式的关系研究
【6h】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归因方式的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曲阜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原创性说明

曲阜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一、选题

1.背景

2.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1.关于留守儿童的研究

(1)留守儿童的概念

(2)留守儿童研究现状

2.关于心理弹性的研究

(1)心理弹性的定义

(2)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

3.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研究

4.有关归因方式的研究

(1)归因方式的概念

(2)归因方式的理论

(3)归因方式的研究

三、研究方案

1.研究目的

2.研究假设

3.研究方法

(1)被试

(2)研究工具

(3)数据处理

四、研究结果

1.人口统计学变量分析

(1)不同性别留守儿童的差异比较

(2)不同年龄留守儿童的差异比较

(3)不同年级留守儿童的差异比较

(4)父母外出情况的差异比较

(5)父母在外时间的差异比较

(6)父母回家频率的差异比较

(7)不同照顾人的差异比较

2.不同样本中特定归因倾向的人数比较

3.心理弹性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归因方式的相关、回归分析

(1)心理弹性及其各维度与一般自我效能感之间的相关、回归分析

(2)心理弹性及其各维度与不同归因方式之间的相关回归分析

4.高低心理弹性组留守儿童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归因方式比较

五、分析与讨论

1.农村留守儿童一般自我效能感状况分析

2.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状况分析

3.农村留守儿童归因方式的状况分析

4.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和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分析

5.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归因方式的关系分析

6.高低心理弹性组农村留守儿童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归因方式状况分析

六、总结与展望

1.总结

2.研究的创新之处

3.研究的不足

4.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研究以农村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对234名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归因方式进行调查分析,致力于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且比较这三个变量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留守儿童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弹性在各人口统计学变量上都不存在显著差异,归因方式只在年龄、年级和照顾人上存在一定的显著差异,在其他人口统计学变量中差异都不显著。
  第二,心理弹性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归因总分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努力归因与心理弹性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运气归因、背景归因与心理弹性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对成功、失败进行努力归因与心理弹性存在着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对成功、失败进行背景归因,对失败进行能力归因和对失败进行运气归因都与心理弹性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第三,一般自我效能感、内控归因及努力归因对心理弹性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背景归因对心理弹性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对成功进行努力归因和对失败进行努力归因对心理弹性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对失败进行背景归因和能力归因对心理弹性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第四,高低心理弹性组留守儿童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归因方式都存在显著的差异。高心理弹性组留守儿童比低心理弹性组留守儿童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高;高心理弹性组的留守儿童比低心理弹性组的留守儿童更倾向于做内控归因。在对成功进行归因上,高心理弹性组比低心理弹性组留守儿童更倾向于做努力归因,而低心理弹性组比高心理弹性组留守儿童更倾向于做背景归因;在对失败进行归因上,高心理弹性组比低心理弹性组留守儿童更倾向于做努力归因,低心理弹性组比高心理弹性组留守儿童更倾向于做能力归因、运气归因和背景归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