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皖中地区庐剧音乐的艺术探究
【6h】

皖中地区庐剧音乐的艺术探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导言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目的与思路

第一章 寻源探流——追寻庐剧的起源

第一节 安徽地理环境概括

第二节 追寻庐剧起源说探索外部环境对其发展的影响

第三节 庐剧在安徽地区的分布概况

第二章 皖中地区庐剧音乐由“倒七戏”到庐剧的发展历程及其音乐的艺术特点

第一节 “倒七戏”——庐剧

第二节 皖中地区庐剧唱腔与方言声调

第三节 皖中地区庐剧的音乐特征

第三章 现当代皖中地区的庐剧艺术

第一节 皖中地区庐剧音乐新的形式特征

第二节 皖中地区庐剧与其他安徽地方剧种的关系

第三节 转型后皖中地区庐剧音乐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第四章 发扬庐剧精华,传承艺术文化

第一节 皖中地区庐剧音乐的现状

第二节 发扬保护及传承庐剧的意义

第三节 探寻庐剧艺术在新时期的发展良策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状况

展开▼

摘要

本文对皖中地区庐剧音乐的艺术进行了探究。庐剧是一个土生土长、地地道道的安徽地方剧种,是安徽省四大主要传统地方剧种之一。庐剧,原名“倒七戏”又名道七戏、小倒戏、道祭戏、稻祭戏等。它是基于江淮皖中地区以及皖西大别山地区的民歌、山歌、小调等多种民间音乐而发展至今的戏曲音乐,流行于安徽境内淮河以南,长江沿岸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因其主要流行地域属于安徽古庐州府境管辖区内,故在解放后经安徽省政府批准于1955年改称为--庐剧。庐剧孕育于安徽独特的地域文化,在其产生、发展及传播的漫长岁月中,因安徽地域形态不同以及地域范围的广阔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风格,分别是“上”、“中”、“下”三路,即流行于皖西地区六安一带的“西路庐剧”;流行于皖中地区合肥、巢湖一带的“中路庐剧”和流行于长江沿岸的芜湖、无为等地区的“东路庐剧”。庐剧虽说是安徽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属于小剧种,但根据探究其发展历史也已有二百多年,因其歌词唱腔大多与安徽地方方言相结合,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近两年在安徽很多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乡镇的文化站定期会有“送戏下乡”的文化艺术活动,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就现实情况来看,单从皖中地区即“中路庐剧”音乐的艺术角度来分析其产生、发展及传承方面的关注较少。本文以庐剧为研究视角,以其“中路”发展地区即皖中地区的庐剧音乐从产生到转型的各个时期的音乐艺术为研究中心,深入探究其艺术价值,展示皖中地区庐剧发展的历史脉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