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ICAM-1、sE-selectin含量的变化及藻酸双酯钠(PSS)治疗的影响
【6h】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ICAM-1、sE-selectin含量的变化及藻酸双酯钠(PSS)治疗的影响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言

第一章材料与方法

1.1主要材料与试剂

1.2临床资料

1.3标本的采集与保存

1.4 sICAM-1及sE-selectin浓度测定

1.5临床疗效判定

1.6统计学处理

第二章结果

2.1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ICAM-1、sE-selectin浓度的变化

2.2不同梗死体积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ICAM-1、sE-selectin浓度的比较

2.3不同神经功能缺失程度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ICAM-1、sE-selectin的浓度

2.4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ICAM-1、sE-selectin浓度与脑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的关系

2.5 PSS治疗组与常规药物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ICAM-1、sE-selectin浓度比较

2.6临床疗效观察

第三章讨论

3.1脑梗死患者血清sICAM-1、sE-selectin水平的变化

3.2脑梗死患者血清sICAM-1、sE-selectin水平变化的一些相关因素

3.3P SS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ICAM-1、sE-selectin水平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

结 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和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综 述细胞间粘附分子-1、E-选择素与缺备性脑血管病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sICAM-1)和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的变化及临床意义,并观察藻酸双酯钠(PSS)对血清sICAM-1、sE-selectin浓度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药物治疗组(50例)及PSS治疗组(50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ASA)测定PSS组、常规药物治疗组患者发病后1天、3天、5天及10天和30例健康对照人群的血清sICAM-1、sE-selectin浓度。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ICAM-1、sE-选择素浓度升高,脑梗死体积越大,sICAM-1、sE-选择素升高越明显;PSS治疗能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ICAM-1、sE-选择素水平,提高临床疗效,提示降低血清sICAM-1、sE-选择素的水平,影响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功能可能是PSS对抗缺血性脑损伤的作用机制之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AI论文写作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