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百草园中的童趣——鲁迅作品中的动物意象解读及分析
【6h】

百草园中的童趣——鲁迅作品中的动物意象解读及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第一章、鲁迅作品中动物意象营造的文化资源

1.1传统资源

1.1.1远古神话

1.1.2释物图典

1.1.3先秦寓言

1.1.4道家仙话

1.1.5佛教典籍

1.1.6儒士礼教

1.1.7古代美术

1.1.8民俗文化

1.1.9神怪小说

1.2西方文化资源

1.2.1神话传说

1.2.2异域宗教

1.2.3绘画艺术

1.2.4童话寓言

1.2.5象征主义

1.2.6偏好作家

第二章、动物意象营造的个性化因素

2.1认知结构中的生物学知识

2.2潜意识中的童年性格

第三章、动物意象营造技术分析

3.1描形绘态

3.2童话寓言

3.3典故引用

3.4比喻隐喻

3.5遥音剪影

3.6符号标签

3.7拼接混融

第四章、动物意象的意蕴表达

结语

附录

注释

主要参考文献

孙克诚发表作品名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鲁迅作品中出现了大量的动物意象,含几大类近九十种。如此之多的动物成为鲁迅叙事、抒情、言理的工具,承载着作者丰富的感情与深刻的认知。在作品中,这些动物形象已然化为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体,由于作者对之进行了理念与情感的投入与灌注,在艺术效果上突破了自然之象、客观具象的限定,因而某种程度上“表现”重于了“再现”,诸动物们实则已化为了作者表情、达意、说理的种种“意象”。 鲁迅作品中出现的大量的动物意象涵盖了鲁迅作品中几乎所有的体裁:小说、诗歌、散文、杂文、书信等,动物意象成为鲁迅进行文学创作的重要工具。作品中涌现着九十余种动物意象,出现频率又如此之高,在鲁迅同时代乃至既往历史上中外作家中实属罕见。 论文选题对此从民俗学、文化人类学、历史学等角度观照文学,运用文化原型批评、西方象征主义、精神分析、中国诗学意象等理论与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对于种种动物意象历史与现实、文本与文本之外的具体解读与分析,探讨了它们在鲁迅作品中的作用与影响,揭示了鲁迅喜爱营造、运用动物意象其后的中外的文化渊源与现实的社会资源,及作者内在的心理个性与认知结构。同时分析了作品中这些动物意象的营造,作者采取了何样的手段、途径与方法完成的,明析了它们实现了作者如何的写作意图,及其对各种题材的作品所起的写作学意义与价值。 经研究可知,鲁迅作品中如此之多动物意象的营造,其后有着强大的文化制约,丰厚的中西方文化资源给了他更多的借鉴与支持。鲁迅学养结构中的生物学知识使他将视点更多地投予了动物,深层心理结构中的童年情结又让他对于动物保持着一种持久的关注与喜爱,因而鲁迅便表现出对于动物的偏爱,在文学中化为他叙事、言理、抒情的凭借。此类动物形象已非客观自然物象的简单再现,而是被作者灌注了独特的情感与理念,成为涵蕴着社会属性与意义的意象,具有了隐喻或象征的作用。它们是鲁迅构驾作品,进行文学创作与文化创造,表情达意的特殊手段与工具。在作品中,为营造这诸种动物意象,鲁迅采用了多种艺术的方法与手段。对于鲁迅作品中的动物意象的研究,让我们走入了鲁迅内心,达成了与他深层次的和解,更加透彻地理解了他的作品。同时对文学与文化的传承与再创造,也有着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与方法论启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