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
【6h】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绪论

1.1分层教学研究的背景及现状

1.1.1国外研究现状

1.1.2国内研究现状

1.2传统常规班级教学的局限性

1.3分层教学模式的提出

1.3.1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1.3.2分层教学的可行性

2.分层教学及其理论基础

2.1分层教学涵义及其特征

2.2分层教学实施的理论基础

2.2.1符合个体差异的教育思想

2.2.2符合主体性理论

2.2.3符合全面发展教育理论

2.2.4符合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2.3心理学对分层教学的影响

2.4问题解决理论对分层教学的影响

3.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构建

3.1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

3.2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原则

3.3初中数学分层教学课堂模式的构建

3.3.1学生分层

3.3.2教学目标分层

3.3.3备课分层

3.3.4分层设疑

3.3.5分层练习

3.3.6分层作业

3.3.7分层辅导

3.3.8分层测试

3.3.9分层评价

3.4影响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因素

3.4.1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3.4.2教师的作用

3.4.3课堂环境氛围

4.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实验

4.1实验设计

4.1.1总体构想

4.1.2实验目的

4.1.3实验假设

4.1.4实验变量

4.1.5实验被试

4.1.6实验材料

4.2实验程序

4.2.1实验前测

4.2.2学生分层

4.2.3课堂分层实验

4.2.4执行实验

4.2.5实验后测

4.2.6数据处理

4.3实验结果与分析

4.4讨论与结论

4.5实验案例分析

4.5.1新授课的分层教学

4.5.2习题课的分层教学

5.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的反思

5.1对分层教学目标的反思

5.2对学生分层标准的反思

5.3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注意的几个问题

5.3.1学生自尊心的问题

5.3.2分层时机掌握的问题

5.3.3如何确定分层教学目标是分层教学模式的难点

5.3.4分层教学模式的适用范围

6.结束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数学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致谢

展开▼

摘要

“分层教学”是以兼顾学生的共性与个性的和谐发展为出发点,把学生分成几个不同的层次,针对每一层进行有区别的教学,使每一层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较好发展的教学模式。它符合“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本文旨在已有的数学教育研究成果基础上,针对我国当前初中教学现状,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思考,探讨一种更能适应新形势需要的教学模式--“分层教学”模式。 首先,“分层教学”符合个体差异的教育思想,符合主体性理论,符合全面发展教育理论,符合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有着广泛的理论基础。“分层教学”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及合作交流能力,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有利于控制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因此,分层教学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为培养多规格、多层次的人才打基础的有效途径。 其次,针对当前数学教学现状,提出了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七条原则:1.水平相近原则;2.保底不封顶原则;3.主体性原则;4.客观性与动态性原则;5.层次性和整体性原则;6.积极激励原则;7.评价调整原则。并根据这些原则及问题解决理论,构建了初中数学课堂分层教学的九个实施步骤:1.学生分层;2.教学目标分层;3.备课分层;4.分层设疑;5。分层练习;6.分层作业;7.分层辅导;8.分层测试;9.分层评价。同时适当地进行了初中数学课堂中分层教学的实验,通过对学生考试成绩的分析、以及数学态度和兴趣的调查来验证分层教学模式的实效。 最后,对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进行了反思,以及提出了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