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沈阳市中学生情绪和行为状况的相关研究
【6h】

沈阳市中学生情绪和行为状况的相关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语

前言

研究对象和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青少年情绪和行为状况及其测量工具研究与使用回顾

致谢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目的:
   了解沈阳市中学生情绪和行为状况的现状和特点,探讨家庭功能、父母养育方式对中学生情绪和行为状况的影响,为预防和干预中学生情绪和行为状况出现异常提供科学的依据。
   方法:
   调查对象为整群抽取沈阳市8所中学初一至高二五个年级共3680人。使用长处和困难量表(学生版)(SDQ)对沈阳市中学生情绪和行为状况进行测量;依据长处和困难量表(学生版)(SDQ)困难总分因子得分≥18分,确定存在情绪和行为状况异常学生489人作为情绪和行为状况异常组;抽取情绪和行为状况异常学生下一个学号(年龄、性别与情绪和行为状况异常学生相匹配)的学生,困难总分因子得分<18分,共489人作为对照组。使用工具为长处和困难量表(学生版)(SDQ)、家庭功能量表(FAD)、父母养育方式问卷(EMBU)。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3680名中学生中,存在情绪和行为状况异常学生489人,情绪和行为状况异常发生率为14.5%。
   2、中学生SDQ(学生版)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和亲社会行为得分存在性别差异,女生情绪症状得分显著高于男生,男生品行问题得分高于女生,差异性显著(P<0.05);男生亲社会行为得分显著低于女生得分(P<0.05);多动注意不能、困难总分和同伴问题得分不同性别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年级中学生的品行问题因子、困难总分和亲社会行为因子得分存在差异,初中生的品行问题分和困难总分显著高于高中生得分(P<0.05);初中生的亲社会行为分显著低于高中生得分(P<0.05);不同类型中学的学生仅在品行问题因子得分上存在差异,普通中学得分显著低于重点中学得分(P<0.01):初中学生存在情绪和行为状况异常发生率显著高于高中学生(P<0.05);不同性别和学校类型情绪和行为状况异常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
   3、情绪和行为状况异常组SDQ(学生版)亲社会行为因子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家庭功能方面,情绪和行为状况异常组与对照组在问题解决、家庭沟通、情感反应、情感介入、行为控制和家庭总的功能各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父母养育方式方面,情绪和行为状况异常组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和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情绪和行为状况异常组父亲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和母亲过分干涉保护、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情绪和行为状况异常组与对照组在父亲过分干涉、偏爱被试、过度保护和母亲偏爱被试因子得分差异不显著(P>0.05)。
   4、以长处和困难量表(SDQ)(学生版)困难总分因子得分为因变量,将筛选出来与困难总分因子得分相关的15个因素做自变量,采取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角色扮演、家庭沟通、母亲拒绝否认为危险因素,亲社会行为、母亲情感温暖为保护因素(B<0),回归方程Y=9.989+0.32X1-0.952X2+0.227X3+0.181X4-0.066X5。
   结论:
   1、沈阳市中学生情绪和行为状况异常发生率为14.5%。
   2、品行问题和亲社会行为同时存在性别和年级差异,男生比女生存在更多的问题,初中生比高中生存在的问题更严重;女生的情绪症状较男生严重,初中生的情绪症状多于高中生;品行问题同时存在学校类型的差异,重点中学学生问题大于普通中学学生;初中生情绪和行为状况异常发生率高于高中生。
   3、角色扮演、家庭沟通、母亲拒绝否认为中学生情绪和行为状况异常的危险因素,亲社会行为、母亲情感温暖为保护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