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解构主义视角看译者主体性——《洛丽塔》两个汉译本的个案分析
【6h】

从解构主义视角看译者主体性——《洛丽塔》两个汉译本的个案分析

代理获取

摘要

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其主体性的发挥成为译学研究的热点。在传统的翻译理论中,译者的身份被定义为“仆人”,认为翻译只是语言层面的转换;翻译研究就是探讨“怎样译”、“怎样译得好”,从根本上抹杀了译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比较深入的探讨主要是外部因素如译者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受意识形态的影响等对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影响上,而关于影响译者主体性的内在因素研究还不是很多。以解构主义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把译者从奴役的地位解放出来,给予了译者前所未有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本文尝试从解构主义的翻译理论出发,分析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内涵,探讨译者主体性的各种表现因素和制约因素。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小说《洛丽塔》被誉为20世纪最优秀的小说之一,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经典地位。问世五十多年来,这部杰作已被译为多国文字出版,而且其受欢迎程度仍在直线上升。虽然在国内一共有近20个中文译本发行,但是关于这部作品的翻译研究在学术界却十分匮乏。即使有一些研究,译本比较主要集中在传统的评价框架内,一般从纯语言学的角度进行研究。鉴于此,本文将雅克·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思想引入译者主体性研究,以分别由于晓丹和主万的两个中文译本个案为研究对象,从译者的语言能力和转换能力两个方面展开,探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性的发挥及其控制,为翻译以及译者主体性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