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得与失的两难境地——从小说看皮皮的价值体认
【6h】

得与失的两难境地——从小说看皮皮的价值体认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女人:爱的抉择是一种困惑

一、当爱情撞上深情

二、同一地平线的错裂:自我与爱的二律背反

三、母性精神对背离者的宽宥

第二章 男人:得失的情感困顿

一、用善良的情感称义引致的绝望

二、父权体系下的疲惫者

三、出于孤独灵魂的角色反串

第三章 儿童:成年情绪的渗透

一、谁毁了我的童年

二、童年的回忆和中年的情怀

第四章 在先锋的雾霭中过滤温润的情感

一、先锋形式背后的诗性情感

二、对死亡的思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展开▼

摘要

本论文以辽宁女作家皮皮的小说创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现当代文学理论,对皮皮的作品进行归纳式梳理,论文分别由女人、男人、孩童三个不同的人类生存模式来展述皮皮的价值体认。从皮皮对婚恋中男女不同情感逻辑的表现,特别是她对男性的中立性、理解性评价,以及皮皮对儿童及童年的看法和感悟,揭示皮皮作品所反映出的既不在“里面”也不在“外面”的辩证思维模式,以及由此所表现出的得失两难的价值体认,指出皮皮创作尚未被当代文学所发掘的重要意义。
  皮皮是成长于先锋时期的作家,成熟于90年代,至今仍保持着坚韧而敏感的文字生命力。皮皮的文字在肆意而安静中透露出一种老练和温润。从这种独特的风格可以看出皮皮是如何将先锋文学精神的睿智冷静以及来自女性情感内质的温润细腻融进了创作之中的,同时也融进了她对文学、对世界和人性的思考。
  皮皮所塑造的女性角色,虽然在事业和情感上都有独立意识,但在自我还原的过程中,面对婚姻和爱情的不确定性,困惑还是压抑了这个过程,对爱的抉择最为明显地表现出女性对自身的内部审视和认同的两难状态;在对待男性形象时,皮皮的态度是客观地理解男性,她认为男性同样是男权中心的受害者,这是其他女性主义作品所忽略甚至是不愿意承认的事实,皮皮坦然承认两性关系中尴尬与分裂的两难意识;面对孩童,皮皮的两难体认表现在一方面在童年的回忆中寄托理想,另一方面又叹息现实童年的污浊,其实皮皮对童年的描述更像是在中年时代给自己构筑一个理想模式,带来中年人对生命发展的本真认知。
  皮皮更偏重人生的平稳面,试图在她的小说中探究人类情感情境的各种可能性。她的创作从始至终都没有重大的社会矛盾和时代背景,但现世的欲望与实际生活之间复杂而又微妙的矛盾却结结实实地凸显了现代人日常生活中得与失两难的境地,而她既不在“里面”也不在“外面”的辩证思维模式则成为她最独特的风格,给她的文字罩上一层睿智冷静而又温润细腻的价值认知——皮皮的聪明让她察觉出世界的残忍,但皮皮的善良又令她的文字传达出一种宽容而又复杂的情绪。总的来说,在合理怀疑一切的同时,又对世界报以温润且宽容的微笑,这就是皮皮对这个世界最明确的态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