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小学生对残疾人态度的发展特点及干预
【6h】

小学生对残疾人态度的发展特点及干预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二、小学生对残疾人态度的测量方法

三、小学生对残疾人态度的影响因素

四、小学生对残疾人态度的干预研究

第二章 问题提出

一、以往研究不足和启示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目的

四、研究假设

第三章 研究一:小学生对残疾人态度的调查研究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四、讨论

五、结论

第四章 研究二:小学生对残疾人态度的干预研究—以肢体残疾为例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三、结果与分析

四、讨论

五、结论

第五章 总结论及展望

一、总结论

二、本研究启示

三、本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小学生残疾人态度初始量表

附录2:儿童残疾人社会距离量表

附录3:小学生残疾人态度正式量表

附录4:《小学生残疾人态度培养方案》课堂活动设计的具体内容

个人简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国际全纳教育理念全面推进的冲击下,无论是哲学、社会学、管理学、教育学、法学甚至休闲旅游等领域中都逐渐呈现出以了解弱势群体现状、满足残疾人需要为核心的宏观和微观各层次研究,虽然中国大陆也已经在这些领域中取得了初步的成绩,但在心理学视角下,接纳残疾人态度方面的研究仍然相对较少,只有少数几篇关于大学生群体对残疾人态度的现状研究,从发展特点的视角来看仍然需要探讨小学生群体对残疾人的态度及不同干预方式对改善残疾人态度所起的作用。
  本研究在系统梳理国内外有关基础教育阶段儿童对于残疾人态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从概念界定、研究方法、影响因素及干预方法四个层面,介绍小学生对残疾人态度的研究进展。其次以沈阳市浑南第四小学、沈北附属小学和鞍山市台安县实验小学、逸夫小学三至六年级小学生(1788人)为研究对象,开展小学生对残疾人态度量表本土化的修订,明确小学生对残疾人态度的发展特点及表现特征。最后以鞍山市台安县才文小学三年级和五年级小学生(17人)为干预对象,在整合学习理论和接触理论的基础上,自编《小学生残疾人态度培养方案》,采用动画片视频、课程讲述、模仿和社会接触等多种干预方式相结合,对小学生的残疾人态度进行直接干预。研究结论如下:
  一、修订后的小学生残疾人态度量表共有15个项目,包括认知(4)、情感(6)和行为意向(5)三个因素,信、效度较好,可以作为测量小学生对残疾人态度的有效工具。
  二、小学生对残疾人的态度总体处于积极正向且有待提高的状态;在年级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六年级小学生显著高于三、四、五年级小学生,四、五年级小学生显著高于三年级小学生,并随着年级呈递增趋势;在性别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女生显著高于男生;在接触经验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有接触经验的小学生显著高于无接触经验的小学生。
  三、采用科学性、客观性、积极性和互动性原则自编的《小学生残疾人态度培养方案》对提高小学生的残疾人态度有积极效果,且具有可持续性。其对三年级小学生的效果要明显高于五年级小学生;对男生的效果要高于女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