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克拉申的输入理论与孔子的教学思想的对比研究
【6h】

克拉申的输入理论与孔子的教学思想的对比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ACKNOWLEDGEMENTS

1 INTRODUCTION

2 LITERATURE REVIEW

3 A COMPARATIVE STUDY

4 IMPLICATIONS OF THE STUDY

5 CONCLUSION

REFERENCES

展开▼

摘要

输入假设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克拉申提出的一套较为完整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其中可理解输入理论为我国外语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框架。他认为只有学习者接收到可理解的输入,语言知识才能被内化和吸收。”输入假说”认为,只有当学习者理解了略高于其现有水平的语言输入,即i+1后,才有可能习得语言,其中“i”代表学习者目前的语言水平,“1”是其现有程度与下一程度之间的差距。这是一套利用已知来获取未知的外语学习理论。 孔子(公元前551-479)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两千多年以来,孔子一直被尊称为“孔圣人”。他的许多教学思想和学说对中国的文化和现代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例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的“温故而知新”和克拉申的“i+1”都强调对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再学习,他们的理论不仅包含了对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进一步理解和新的认识,也包含了把已知的知识作为桥梁,通过这个桥梁进而学习未知的知识。 基于以上启发,本文深入研究了克拉申的输入理论和孔子的教学思想的异同之处。他们的理论对外语教学有着重大的应用价值。 本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概述了作者将克拉申的输入理论和孔子的教学思想进行对比分析的背景和出发点,以及该对比分析的结论对外语教学的重大意义。第二章回顾了输入假设的基本内涵和相关历史背景,克拉申的五个和输入假设有关的假设学说,克拉申本人对输入假设的诠释及其相关论证,并分析了输入假设所存在的问题和许多研究者的批评和驳斥。与此同时,在该章节,作者用了很大的片幅综述了孔子的生平、地位和他的学说尤其是教学思想和重要性。 第三章是本文的重中之中,从哲学背景,理论目的,教学规律的普遍性等角度着重提出了二者对比研究的基础,论述了克拉申的输入理论和孔子的教学思想的相同和异同之处。研究发现,二者虽然在时间和空间上相隔甚远,二者的学说有着不同的理论基础和历史背景,二种学说的应用范围也不同。同时,我们不难发现他们之间存在着很多共同点。诸如:两种理论都从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出发;二者都注重教学过程中的情感因素;二者都强调了学习过程中外部环境的影响和作用;同时,二者都看到了学习者的个人差异。比较之时作者发现孔子的某些教学思想可以作为补充来弥补克拉申的理论的不足。 第四章重点阐述和论证了该对比研究对中国现今的外语教学的重要启示。外语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输入的质量和数量,同时也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可理解性输入和理解性输出的机会。课堂教学应是双向的,动态的交流。输出是促进习得的至关重要的环节。如何克服外语教学中的消极情感因素,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和交际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不同的学习者“因材施教”,这些都赋予了语言教师新的角色。 第五章是作者对全文的总结,总结了该对比研究的主要成果,对外语教学的启示。由于国内外对克拉申和孔子的对比研究的成果微乎甚微,作者在这方面缺少足够的理论基础和参考,因此该对比研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最后作者提出了对未来研究的一些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