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元认知干预技术对偏头痛的干预及其效果的研究
【6h】

元认知干预技术对偏头痛的干预及其效果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1 问题的提出

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1.1 偏头痛

1.1.2 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

1.1.3 潜意识条件性情绪反射

1.1.4 思维与情绪的同质性

1.1.5 情绪的生理机制

1.1.6 元认知干预技术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偏头痛的分类及诊断

1.2.2 偏头痛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1.2.3 偏头痛的治疗方法研究

1.3 研究问题及研究假设

1.3.1 以往研究不足

1.3.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3 研究的理论假设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2.1.1 被试1背景资料

2.1.2 被试2背景资料

2.1.3 被试3背景资料

2.2 实验工具

2.2.1 症状自评量表(SCL-90)

2.2.2 焦虑自评量表(SAS)

2.2.3 抑郁自评量表(SDS)

2.2.4 其它

2.3 实验程序

2.3.1 实验时间

2.3.2 实验设计

2.3.3 实验过程

3 结果与分析

3.1 三名被试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情况

3.2 三位来访者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情况

3.3 症状自评量表(SCL-90)得分情况

3.4 三名被试头痛程度的变化

3.5 三名被试生活质量满意度得分变化

3.6 回访

4 讨论

4.1 偏头痛的心理机制探讨

4.2 影响干预效果的因素分析

4.3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4.3.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4.3.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本研究以三名偏头痛来访者为被试,深入探讨偏头痛发作的心理机制,验证元认知干预技术对偏头痛干预的有效性,为偏头痛的心理干预提供临床借鉴。
  方法:在单个或少量被试的情况下,采用多基线实验设计,运用元认知干预技术对三名患有偏头痛的被试实施临床心理干预。同时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前后测减分率证实实验研究的有效性。多基线实验设计以头痛程度、生活质量满意度为基线指标,对实验过程中各项指标的变化进行评估。
  结果:干预结束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前后测减分率情况表明被试的焦虑、抑郁情绪明显改善;症状自评量表(SCL-90)总分及各项因子分均降至划界标准内;多基线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基线观察阶段三名被试的各项指标稳定,实施干预后三名被试的头痛程度明显减轻至消失,生活质量满意度提高,干预效果显著。
  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偏头痛形成的心理机制是由于消极的条件性情绪反射循环放大的结果。运用元认知干预技术对偏头痛进行有效干预,一周可降低头痛程度,消除偏头痛发作,培养患者的元认知智慧可保证愈后不复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