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职大一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学习自我效能感现状调查与OB训练干预研究
【6h】

高职大一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学习自我效能感现状调查与OB训练干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摘 要

Abstract

引 言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

1.3研究意义

1.3.1理论意义

1.3.2实践意义

1.4研究假设

1.5研究创新

2.文献综述

2.1高职教育与高职学生心理、学习特点

2.1.1高职教育的含义

2.1.2新时代的高职学生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

2.2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2.2.1 心理健康的概念

2.2.2心理健康的标准

2.2.3心理健康研究发展历史

2.2.4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研究

2.2.5心理健康的测量

2.2.6高校心理健康研究概况

2.3 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2.3.1学习自我效能感的概念

2.3.2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结构

2.3.3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

2.3.4学习自我效能感的测量

2.3.5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研究概况

2.4 心理健康和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2.5 OB训练的相关研究

2.5.1 OB训练的概念

2.5.2 OB训练的起源与发展

2.5.3 OB训练的理论基础

2.5.4 OB训练的作用机制和操作模式

2.5.5 OB训练的操作流程

2.6 OB训练对心理健康和学习自我效能感干预的研究

3.研究方法

3.1研究一:高职大一学生心理健康和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现状调查

3.1.1研究被试

3.1.2研究工具

3.1.3研究程序

3.2研究二:高职大一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学习自我效能感的OB训练干预

3.2.1被试的选取

3.2.2研究工具

3.2.3研究程序

4.研究结果

4.1研究一:高职大一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现状调查

4.1.1心理健康水平的调查研究

4.1.2心理健康水平在性别变量的差异检验

4.1.3心理健康水平在生源地变量的差异检验

4.1.4心理健康水平在是否是独生子女变量的差异检验

4.1.5心理健康水平在是否是单亲家庭的变量差异检验

4.1.6心理健康水平在是否有业余爱好变量的差异检验

4.1.7心理健康水平在高中文化类型变量的差异检验

4.2.研究一:高职大一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研究

4.2.1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现状调查

4.2.2学习自我效能感在性别变量的差异检验

4.2.3学习自我效能感在不同生源地变量的差异检验

4.2.4学习自我效能感在是否独生子女变量的差异检验

4.2.5学习自我效能感在是否单亲变量的差异检验

4.2.6学习自我效能感在不同兴趣爱好变量的差异检验

4.2.7学习自我效能感在不同高中文化类型变量的差异检验

4.3高职大一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研究结果

4.4研究二:OB训练对提高高职大一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结果

4.4.1干预组和对照组OB训练前心理健康同质性检验

4.4.2干预组和对照组OB训练前后SCL-90各因子分差异比较

4.5 研究二:OB训练对提高高职大一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研究结果

4.5.1干预组和对照组OB训练前学习自我效能感同质性检验

4.5.2干预组和对照组OB训练前后高职大一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差异比较

5.分析与讨论

5.1高职大一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5.1.1心理健康现状及原因分析

5.1.2心理健康水平在性别变量的结果及原因分析

5.1.3心理健康水平在生源地变量的结果及原因分析

5.1.4心理健康水平在是否是独生子女变量的结果及原因分析

5.1.5心理健康水平在是否是单亲家庭的变量的结果及原因分析

5.1.6心理健康水平在是否有业余爱好变量的结果及原因分析

5.1.7心理健康水平在高中文化类型变量的差异检验

5.2高职大一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状况分析

5.2.1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现状调查结果及分析

5.2.2学习自我效能感在性别变量的结果及原因分析

5.2.3学习自我效能感在不同生源地变量的结果及原因分析

5.2.4学习自我效能感在是否独生子女变量的结果及原因分析

5.2.5学习自我效能感在是否单亲家庭变量的结果及原因分析

5.2.6学习自我效能感在是否有兴趣爱好类型变量的结果及原因分析

5.2.7学习自我效能感在不同高中文化类型变量的结果及原因分析

5.3 高职大一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结果讨论分析

5.4 OB训练对提高高职大一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学习效能的有效性分析

6.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7.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调查量表

附录2 OB训练干预具体活动方案(节选)

致 谢

展开▼

摘要

高职大一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并趋于成熟的阶段,具有自身独特的心理发展特点,且其心理健康状况和学习自我效能感问题一直备受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关注。本研究以辽宁轻工职业学院、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大连枫叶职业技术学院、大连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四所高职院校大一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进行两部分研究,研究一:对高职大一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学习自我效能感进行调查及两者相关的状况进行研究。研究二:选取心理不健康、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学生进行OB训练干预,通过与对照组相比较。探讨OB训练能否起到改善高职大一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学习自我效能感的作用。本文通过实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高职大一学生存在一定比例有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心理健康状况在性别、生源地、是否独生、是否单亲、是否有业余爱好以及高中学习类型维度中均有差异。高职学生男生的人际关系敏感、强迫、抑郁显著低于女生,男生的心理健康总体状况好于女生;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等问题上城市生源优于农村生源;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偏执方面非独生子女优于独生子女,在恐怖、精神症状两个方面独生子女优于非独生子女。非单亲亲家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优于单亲家庭,尤其是在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对、偏执、强迫症状等方面;人际关系、抑郁方面有业余爱好者显著低于没有业余爱好者,而在焦虑因子上有业余爱好者显著高于没有业余爱好者;高中文化类型对心理健康没有显著的影响作用,但理科生偏执方面高于文科生。 (2)高职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总体有待提高。在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方面:男生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优于女生,城市生源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优于农村生源,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没有显著差异,非单亲学生优于单亲学生,有无爱好在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方面没有显著差异,理科生源的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优于文科生源。在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方面,男生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与女生没有显著差异,农村生源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优于城市生源,非独生子女学习行为自我效能高于独生子女,单亲学生学习行动自我效能高于非单亲。有业余爱好的生源在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方面优于无业余爱好的生源。文科生源与理科生源在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3)高职大一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学习自我效能感是存在着相关的,高职大一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学习自我效能感越好。 (4)通过本研究,OB训练方案实施干预能有效的提高高职大一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学习自我效能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