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水果中植物生长调节剂分析新技术研究
【6h】

水果中植物生长调节剂分析新技术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分类及应用

1.2 食品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分析研究进展

1.3 液相色谱–质谱分析中的基质效应

1.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第二章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脐橙中九种植物生长调节剂

2.1 引言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2.3 实验方法

2.4 结果与讨论

2.5 结论

第三章 SiO2@ZIF–8微球材料的制备及分离富集脐橙中植物生长调节剂

3.1 引言

3.2 实验试剂与仪器

3.3 实验方法

3.4 结果与讨论

3.5 结论

第四章 多效唑人工抗原的合成与鉴定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实验方法

4.4 结果与讨论

4.5 结 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植物生长调节剂因其可以有效地促进、抑制或改变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而被广泛地应用于果蔬等农业生产过程中,所用数量和种类也在逐年增加。由于植物生长调节剂大多为化学合成物,或多或少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如使用不当,残留在果蔬等食品中,会对其品质的安全性构成威胁。因此,研究建立食品中植物生长调节剂分析新技术,对保障食品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应用微波辅助提取技术,结合液相色谱–三重串联四级杆质谱,研究建立了赣南脐橙中多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分析新技术,同时对多效唑人工抗原的制备也进行了相关的探讨。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建立了脐橙中丁酰肼、6–苄氨基腺嘌呤、吲哚–3–乙酸、3–吲哚丁酸、吲哚丙酸、对碘苯氧乙酸、多效唑、烯效唑、1–萘乙酸甲酯等九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同时检测的液相色谱–三重串联四级杆质谱(QqQ LC/MS)分析方法。采用丙酮/乙酸乙酯(V/V,1:2)作为提取剂进行微波辅助提取,然后进行分散固相萃取,选取活性炭为吸附剂。每个分析物的识别建立在色谱保留时间、特定物质的裂解模式以及母离子/子离子对的相对峰面积比率的基础之上。在优化好的实验条件下,对九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分离检测,检测限在0.01–162.2μg/kg之间。三个水平对脐橙进行了加标回收试验,除1–萘乙酸甲酯外其它八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平均回收率在61.0–109.4%之间,表明该方法可用于实际样品的分析检测。
  2.运用溶剂热法,以羧基修饰的硅球做核,ZIF–8纳米晶做壳,制备单分散的具有核–壳结构的SiO2@ZIF–8复合微球,并用于脐橙样品的前处理。研究建立了液相色谱–三重串联四级杆质谱测定脐橙中包括6–苄氨基腺嘌呤、吲哚–3–乙酸、吲哚丙酸、3–吲哚丁酸在内的四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同时分析新方法。所测四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线性良好(0.99987  3.为合成新的、有效的多效唑人工抗原,采用琥珀酸酐法对多效唑小分子进行结构修饰,以获得含羧基的多效唑半抗原(PAC–HS)。将纯化后的半抗原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卵清蛋白(OVA)经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活泼酯法偶联制备免疫原(PAC–HS–BSA)和包被原(PAC–HS–OVA)。多效唑半抗原结构的鉴定主要采用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及质谱法;另采用紫外光谱及高性能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进一步鉴定其偶联物的结构。结果显示成功合成出多效唑人工抗原,为其抗体的制备和免疫学方法的构建奠定了前期研究工作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