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研究
【6h】

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问题的提出

1.2目前的传统物理教学中的一些问题

1.3相关名词界定

1.4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国内研究现状

1.4.2国外的研究情况

第二章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理论基础

2.1心理学依据

2.2教育学原理

2.3哲学依据

2.4新课程标准中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第三章在物理教学中实施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意义

3.1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功能

3.2在教学中实施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重要作用

3.3教师在教学中的积极情感对老师的作用

3.4在实施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第四章高中物理教育过程中开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策略

4.1转变教学观念、物理教师提高自身情感素质

4.2整合的教学策略

4.3体验的教学策略

4.4师生情意交融的策略

第五章建立合理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机制

5.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5.2评价的前提

5.3评价机制

5.4情感变量的类型

5.4.1情感目标的类型

5.4.2态度目标类型

5.4.3价值目标的类型

5.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的方法

5.6情感、态度、价值观评价的特点

第六章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实验

6.1实验目的

6.2实验对象

6.3实验设计及过程

6.4研究的不足和尚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新课标三维教学目标中的一维,对于实现我们教育的最终目标提高全民的综合素质和实现高中物理课堂目标都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内对情感教育的研究在深入展开,物理教师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性的认识有所提高.但是,对于如何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如何评价情感态度价值观,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本课题旨在研究新课程标准标要求下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以促进和优化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让学生在掌握物理知识和提高动手能力的同时,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也有所提高。课题全面论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重要作用,认为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有九大作用:1、动力功能和感染功能;2、调节功能和强化功能;3、信号功能和迁移功能;4、疏导功能;5、保健功能和协调功能.同时提出了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策略:1、转变教学观念、物理教师提高自身情感素质;2、整合教学的策略;3、体验的教学策略;4、师生情意交融的策略。还提出了对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评价的方法和合理系统的评价机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