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大学院级学术委员会组织建设研究
【6h】

我国大学院级学术委员会组织建设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引论

一、问题提出

二、文献综述

(一)基层学术组织研究

(二)大学学术委员会研究

(三)院级学术委员会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我国大学院级学术委员会的嬗变

一、非正式基层学术组织时期(1898-1949)

二、教研室时期(1949-1978)

三、院级学术委员会初现,基层学术组织呈现多样化发展(1978-)

第二章 我国大学院级学术委员会组织建设的理论分析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学术组织

(二)大学学术管理

(三)大学学术委员会概念廓清

二、院级学术委员会建设的必要性

(一)促进高校基层学术管理

(二)完善大学学术委员会制度

(三)彰显高校学术权力

三、院级学术委员会建设的理论基础

(一)组织理论

(二)院级学术委员会建设“组织的观点”

第三章 我国大学院级学术委员会组织建设的调查

一、院级学术委员会现状调查

(一)文科A学院访谈详情

(二)理科B学院访谈详情

(三)农科C学院访谈详情

(四)农科D学院访谈详情

二、院级学术委员会组织建设的现状分析

(一)基层学术委员会的成员组成现状

(二)基层学术委员的职能现状

三、院级学术委员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组织构成不科学

(二)组织职能践行不够

(三)成员权益意识薄弱

四、院级学术委员会组织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忽略科学管理

(二)缺乏“过程”意识

(三)漠视人文关怀

第四章 我国大学院级学术委员会组织建设的策略

一、完善院级学术委员会运行机制

(一)建立健全与学术委员会有关的法律法规

(二)科学运用组织管理理论

二、提升学术权力地位,实现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制衡

(一)明确学术权力的重要地位

(二)均衡配置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

参考文献:

一、专著类

二、研究生论文

三、期刊杂志

四、其他类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声明

展开▼

摘要

中国近现代模式的高等教育始于19世纪末,连同“教授治校”、“学术自由”等思想一起从西方移植到我国。随着国家政策的变化,我国最终确定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使得高校在高度集权的行政力量主导下运行。大学学术委员会是“教授治校”和“学术自由”理念在我国高校的合法制度形态,院级学术委员会在组织建制上隶属于大学学术委员会,是大学学术委员会的基层组织。因此,不管是完善大学学术管理,还是深入了解高校学术活动情况,都应该注重院级学术委员会建设。本研究期望通过系统的调查,了解我国高校院级学术委员会的实际运行情况,从而完善学术委员会制度,科学学术管理,彰显高校学术权力。
   本文回顾了我国大学院级学术委员会组织变迁的过程,列举了大学学术委员会制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国家政策,以及这些政策对学术委员会制度带来的影响。文章在对大学学术管理概念界定的基础上,理清大学学术委员会、院级学术委员会的内涵,指出高校院级学术委员会是大学学术委员会的基层机构,本质上是高校基层学术组织,是高校基层学术管理的重要组织形式。院级学术委员会建设能够促进高校基层学术管理,完善大学学术委员会制度,彰显高校学术权力。对学院学术委员会组织建设的研究基于组织管理理论和高等教育“组织的观点”。
   作者对高校院级学术委员会成员组成、职能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学院学术委员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组织结构不科学、组织职能践行不够、成员权益意识薄弱等。忽略科学管理、缺乏“过程”意识、漠视人文关怀是院级学术委员会组织建设存在问题的理论根源。解决这些问题,主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完善院级学术委员会运行机制,例如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科学运用组织管理理论;提升学术权力地位,明确学术权力的重要地位,实现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制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