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农村中学教师专业素质结构研究
【6h】

农村中学教师专业素质结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国际背景

1.1.2 国内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

1.2.1 理论的意义

1.2.2 实践的意义

1.3 研究目标及假设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假设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

1.5.1 研究方法

1.5.2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1.6 研究过程及框架

1.6.1 研究过程

1.6.2 研究框架

1.7 研究对象的选取

1.8 研究创新

第二章 基本概念界定和相关概述

2.1 农村教师专业素质概念

2.1.1 农村

2.1.2 教师素质

2.2 研究现状

2.2.1 国内研究现状

2.2.2 国外研究现状

2.2.3 目前教师专业素质研究的述评

2.3 教师素质的构成要素

2.4 影响教师专业素质与教育质量差异性的因素

2.4.1 主观原因

2.4.2 客观原因

2.5 教师能力与教师素质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 教师专业素质的理论基础

3.1 哲学理论—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哲学依据

3.1.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

3.1.2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3.2 需要层次理论—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管理学基础

3.3 多元智力理论—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心理学基础

第四章 农村中学教师专业素质模型的构建

4.1 研究维度的确定

4.1.1 维度文献综述

4.1.2 开放式问卷调查

4.1.3 行为事件访谈

4.2 教师专业素质的维度探讨

4.3 农村中学教师专业素质模型

第五章 调查问卷的编制与检验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对象

5.2.1 初测样本发放

5.2.2 初测问卷样本分布情况

5.2.3 施测步聚

5.2.4 调查工具

5.2.5 资料的统计及其处理

5.3 初测问卷结果分析

5.3.1 项目分析

5.2.1 探索性因素分析

5.4 正式问卷结果分析

5.4.1 项目分析

5.4.2 信度分析

5.4.3 效度分析

5.4.4 验证性因素分析

5.5 小结

第六章 农村中学教师专业素质水平及其特点研究

6.1 研究目的

6.2 研究工具

6.3 调查对象

6.4 基本统计分析

6.5 农村中学教师专业素质个人背景变量分析

6.5.1 教师在性别上的差异比较

6.5.2 年龄差异比较

6.5.3 婚姻状况差异比较

6.5.4 任教的学校形式(公立、民办)差异比较

6.5.5 是否担任过学校行政职务的差异比较

6.5.6 是否担任班主任的差异比较

6.5.7 是否获奖的差异比较

6.5.8 教师学历的差异比较

6.5.9 教师在目前任教科目的差异比较

6.5.10 教师在职称上的差异比较

6.5.11 教师在目前所任教的年级的差异比较

6.5.12 教师在目前任教的学校规模的差异比较

6.5.13 教师在是否在有“发行刊号”的刊物上发表过文章的差异比较

6.6 教师专业素质情景调查及专业素质排序

6.6.1 情景性问题的选择

6.6.2 教师最重要的五项核心能力

6.6.3 教师素质七项构成要素排序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研究讨论

7.1.1 开放式访谈和团体焦点访谈

7.1.2 确定维度

7.1.3 人口学变量对教师专业素质的影响

7.2 研究结论及其结果应用

7.2.1 研究结论

7.2.2 研究的结果应用

7.3 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7.3.1 研究的不足

7.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开放式问卷

附录二:行为事件访谈录音文本片段部分示例

附录三:《农村中学教师专业素质调查问卷》—初测问卷

附录四:《农村中学教师专业素质调查问卷》—正式问卷

硕士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和参与的课题、学术活动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研究是对农村中学教师专业素质的深度剖析,力求描述教师专业素质的应然特征,通过调查研究,以一线教师的角度来诠释教师素质,揭示其包含的内在联系,寻求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途径。教师专业素质是指教师为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所应具备的心理和行为品质的基本条件,其内涵结构包括:良好的个人品德;职业道德;广博的知识和精通所任教科目;教育理论素养;语言素养;教育教学能力;身体健康。
   本研究通过文献综述、开访式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团体访谈、360度访谈、问卷试测、正式施测以及相关数据统计分析,编制并修订了农村中学教师专业素质调查问卷,确定了教师专业素质包括的七个维度,分别为:教学科研、教学组织管理、成就动机、激励学生、专业导向、积极学习、个性特征。同时,本研究以江西省18所农村中学的870名一线教师为研究对象对教师专业素质的整体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主要结论如下:
   (1)对教师专业素质的七维度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成就动机”方面得分较低,且离散趋势最大(标准差最大)。
   (2)年龄、婚姻、学历、任教科目、目前职称、所在学校规模、公开发表文章数量不同的教师对“专业导向”的评判有显著差异。
   (3)教师年龄、婚姻、学历、目前职称对“积极学习”维度产生显著影响。
   (4)教师年龄、婚姻、学校形式、目前职称、所在学校规模对农村中学教师专业素质中“个性特征”维度有显著影响。
   (5)性别和目前任教科目不同的教师对“成就动机”维度的评判有显著差异。
   (6)年龄、担任班主任、获奖和公开发表文章数量对“教学科研”维度有显著影响。
   (7)年龄、婚姻、担任班主任、目前职称、学校规模和公开发表文章不同的教师对“激励学生”维度的评判具有显著差异。
   (8)教师年龄、婚姻、学历、目前职称和学校规模对“教学组织管理”维度有显著影响。
   (9)教师年龄、婚姻、获奖、目前职称和学校规模对农村中学教师总体得分有显著影响。
   最后,结合情景性调查,对教师专业素质内涵结构的重要程度、教师应具备能力重要性以及教师提升素质的途径等作了统计分析,文章结尾部分就实证研究的结果进行了讨论,并阐述了研究的不足,展望了以后研究中要努力的方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