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ADHD儿童在不同类型干扰控制任务中的加工特点研究
【6h】

ADHD儿童在不同类型干扰控制任务中的加工特点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 文献综述

1.1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概述

1.2 有关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主要理论

1.2.1 唤醒不足理论和成熟滞后理论

1.2.2 行为抑制/激活模型和延迟厌恶模型

1.2.3 Barkley的执行功能混合模型

1.2.4 Sergeant的认知能量模型

1.2.5 Posner等人的注意网络模型

1.2.6 多路径综合模型

1.3.ADHD执行功能的核心损伤探讨

1.3.1 执行功能

1.3.2 有关抑制的研究

1.4 干扰控制常用的研究范式--Stroop研究范式

1.4.1 Stroop效应的理论模型及研究

1.4.2 Stroop效应在ADHD考察的研究成果

1.4.3 ADHD干扰冲突的研究争论

2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计划

2.1 以往研究的不足

2.2 本研究拟解决的具体问题和解决方案

2.2.1 本研究拟解决的具体问题

2.2.2 解决方案

3 实验研究

3.1 实验1.1 ADHD儿童在色词Stroop颜色命名任务中的干扰控制

3.1.1 实验目的

3.1.2 实验设计

3.1.3 实验程序

3.1.4 结果和分析

3.1.5 讨论

3.2 实验1.2 ADHD儿童在颜色语音命名过程中的加工特点研究

3.2.1 实验目的

3.2.2 实验设计

3.2.3 实验程序

3.2.4 实验结果和分析

3.2.5 讨论

3.3 实验2 ADHD儿童在按键Stroop颜色判断任务中的加工特点

3.3.1 实验目的

3.3.2 实验设计

3.3.3 实验程序

3.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5 讨论

3.4 实验3 ADHD儿童在非冲突型干扰控制上的表现

3.4.1 实验目的

3.4.2 实验设计

3.4.3 实验程序

3.4.4 结果与分析

3.4.5 讨论

4 综合讨论

4.1 ADHD儿童在冲突型干扰控制上的表现

4.2 ADHD儿童在非冲突型干扰控制上的表现

4.3 语音动作加工落后对ADHD儿童在Stroop颜色命名任务的影响

4.4 ADHD儿童在干扰控制中错误率效应特点

4.5 研究的不足

4.6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4.7 本研究的实践教育建议

5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

附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本研究采用组群研究的方法,使用Stroop范式及其变式,系统考察了ADHD儿童与正常儿童的干扰控制能力。在实验结果基础上,结合文献中已有的研究结果,探讨了ADHD儿童在不同类型干扰控制任务中的加工特点。本研究共包括两个部分,四个实验任务。第一部分采用三个不同形式的Stroop色词实验,考察ADHD儿童在冲突型干扰控制上的表现。实验1.1采用经典色词Stroop颜色命名任务,实验1.2采用颜色语音命名启动范式,实验2采用非语音命名的按键Stroop颜色判断任务,结果发现在语音命名范式中ADHD儿童表现出比正常组儿童更大的冲突效应,表明ADHD儿童存在干扰控制能力的缺损。同时实验1.2表明ADHD儿童存在语音加工落后这一认知加工缺陷。综合命名反应和按键反应的结果,本研究认为ADHD儿童在冲突型干扰控制上存在缺陷。第二部分考察了ADHD儿童在非冲突型干扰任务中的表现,实验3在按键Stroop任务的基础上增设了一个非冲突干扰刺激,结果发现ADtiD儿童总体仍然表现出明显的干扰控制缺陷。
   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本研究主要得到以下几个结论:1)ADHD儿童存在干扰控制能力缺陷。2)ADHD儿童的干扰控制能力缺陷,不仅表现在冲突型的干扰上,也表现在非冲突型的干扰上。3)语音动作加工落后影响ADHD儿童在Swoop颜色命名任务上的表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