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五年级英语学困生自我效能感的研究
【6h】

五年级英语学困生自我效能感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引 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目的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

2.2 相关理论

2.3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研究问题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工具及过程

3.4 数据收集与分析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4.1 数据分析

4.2 小学高年级英语自我效能感的现状

4.3 自我效能感在性别上的差异

4.4 自我效能感在学困生与学优生上的差异

4.5 学困生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

第五章 结 语

5.1 主要发现

5.2 教学启示

5.3 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附 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致谢

展开▼

摘要

“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是英语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的基本理念。体现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就是要使每一个学生都受到良好的英语语言教育,从而使他们具有相应的英语水平。学困生是指那些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他们的成绩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的学生。学困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群体,特别是在农村小学。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主观地对自己是否能成功从事某一活动的判断,它直接影响着个人的行为及其结果。如果学生拥有较高的学习自我效能感,他们就相信自己有能力参与英语学习活动,能够完成任务并实现目标。因此,自我效能感在英语学习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在班杜拉自我效能感理论和韦纳归因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自我效能感的基本情况,并探寻提高学困生英语自我效能感的方法。
  根据自我效能感理论,本人在研究中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对常熟市赵市中心小学五年级某班的37名学生进行施测,旨在研究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现状。本人根据研究目的设计了两份访谈提纲,寻找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
  本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小学高年级学困生的英语自我效能感普遍较低,而学优生的英语自我效能感相对较高,一般生的英语自我效能感有高有低;
  (2)小学高年级学困生的自我效能感与他们的学业成绩存在显著正相关,而自我效能感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3)学习的体验、榜样的作用、教师的评价、归因方式和家庭背景对学困生的自我效能感有一定的影响。
  由此得到的教学启示是:
  (1)适当降低教学难度,让学困生体验学习成功,增强自我效能;
  (2)充分认识到学生间的差异,实施多元评价方式,用激励的言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为学困生树立学习的榜样,用同伴的力量促进学困生不断进步;
  (4)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积极的归因,让学困生正视自我,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动机;
  (5)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学困生的情况,邀请家长共同督促学困生进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