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价值评价理论视域下的文学翻译批评研究
【6h】

价值评价理论视域下的文学翻译批评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由于上世纪80年代以降的翻译研究深受各类后现代思潮影响,传统的语文学和结构主义范式被边缘化,各种政治文化取向的研究提出了各式各样有时相互冲突的翻译标准,一些以激进个人建构主义和解构主义为哲学基础的研究,甚至将“翻译标准”变成了一个毫无意义的术语,翻译变成了“怎么都行”。批评标准的多元化使得人们对翻译批评的科学性和客观性产生了怀疑,造成了翻译批评的危机,迫使我们反思以往的研究范式,寻找更为合理的新范式。
   本文首先在范式理论和系统理论的观照下对以往国内外的文学翻译批评研究,作了详尽的梳理和评述,发现各种范式和次范式之间的不同主要源于人们翻译观、文学观的不同,其根源是人们价值观的不同。
   基于对价值(评价)理论的综述,本文在社会建构主义价值评价理论观照下,深入探讨了文学翻译批评的本质、分类、特点、原则、标准及方法等相关问题。研究表明,批评的本质是评价,文学翻译与文学翻译批评都是以创价为目的的社会活动。文学翻译批评的客体是价值主体与价值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合理的价值评判既要有对客体和主体的认知,又要有对它们之间所呈现的价值关系的衡量。价值论取向的文学翻译批评坚持主客观、主客体辩证统一原则,它不否认批评的主观性与相对性,但反对评价标准的虚无化和绝对相对主义。具体评价标准虽然随语境因素而变,但在具体语境中它却是绝对的。评价标准虽然多元,但仍具客观性,因为主体需求既有主观性,也有客观性,要受事物客观规律及社会历史发展因素(规律)及主体认知水平的制约。价值论取向的文学翻译批评中的评价标准具有鲜明的实践理性、反思性和建设性,它不局限于实然判断,更强调应然判断,强调描写与规范的结合。本文对翻译标准、翻译批评标准、最高标准、最低标准、文学翻译的政治伦理价值评判、知识价值和美学价值评判等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提供了较为系统的批评框架,并阐述了元批评对文学翻译批评研究的重大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