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青少年发展心理学视域下的国产动画片教育功能研究--以2012年为例
【6h】

青少年发展心理学视域下的国产动画片教育功能研究--以2012年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国产动画片迅猛发展并日渐成为青少年的收视热点

二、国产动画片是青少年社会学习的重要样本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和关键概念

一、相关文献综述

二、关键概念

第三节 本文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

一、理论框架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国产动画片教育功能特征分析

第一节 青少年期生理心理教育不明显

一、身体形象特征不明显

二、性别特征不明显

第二节 国产动画片注重知识的灌输

一、客观世界知识是教育功能中的重要内容

二、灌输是主要的教育方式

第三节 荧屏上的“乌托邦”

一、二元对立的道德观

二、集体主义倾向的价值观

三、和谐的人际关系

第二章 国产动画片教育功能的不足

第一节 生理心理引导不足

一、青少年与幼儿的形体区别的忽略

二、“以瘦为美”的误导

三、性别特征的忽略

第二节 逻辑思维引导不足

一、故事模式化

二、缺少逻辑推理

第三节 “自我概念”引导不足

一、国产动画片“自我概念”的缺失

二、中日动画片“自我概念”的比较

第四节 性心理引导的缺失

一、国产动画片爱情主题的缺失

二、国产动画片对“早恋”问题的回避

第三章 原因及对策

第一节 原因

一、缺乏分众化创作理念

二、企业对风险的规避

三、“创意型”动画人才的匮乏

四、产业链发展不健全

第二节 对策

一、树立受众中心意识

二、娱乐和教育的平衡点

结语

致谢

附录:样本

表A1 央视少儿频道动画分析目录

表A2 优漫卡通频道动画分析目录

表A3 南京少儿频道动画分析目录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国产动画片不仅是一种艺术样式,更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承担着社会文化传承和教育青少年的功能。本文以青少年发展心理学为理论视角,选取2012年的部分国产动画片为研究对象,分析国产动画片的教育功能是否符合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试图探寻国产动画片存在的问题及其背后的原因,并提出建议。 本文依据青少年发展心理学,选取生理、认知和社会性三个维度,对2012年构建了一个自然月,并对该月中央视、江苏卫视和南京电视台播出的国产动画片进行考察,首先归纳出国产动画片在上述三个心理学维度上的特征,分别是:生理心理教育不明显、注重知识的灌输和理想化的荧屏世界;其次,在此基础上发现国产动画片对青少年的教育存在着生理心理引导不足、逻辑思维引导不足、“自我概念”引导不足、性心理引导缺失等问题;最后,挖掘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并提出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