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微课程应用于高一化学教学的实践研究——以“元素周期律”为例
【6h】

微课程应用于高一化学教学的实践研究——以“元素周期律”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1.1 微课程契合了信息化时代的学习需求

1.1.2 微课程有助于信息化时代的个别化教学

1.1.3 微课程丰富了信息化时代的教学形式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的相关研究

1.2.2 国内的相关研究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2.1 概念界定

2.1.1 微型学习

2.1.2 微课程

2.2 理论基础

2.2.1 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2.2.2 认知负荷理论

2.2.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4 联通主义学习理论

第3章 学生学情的调查与分析

3.1 元素周期律内容解读

3.1.1 元素周期律的课程标准解读

3.1.2 元素周期律的教材对比解读

3.2 元素周期律知识间关系

3.3 元素周期律学情调查

3.3.1 调查背景

3.3.2 设计问卷

3.3.3 数据分析

3.3.4 调查结果

第4章 元素周期律微课程的实践研究

4.1 开发微课程

4.1.1 选择微主题

4.1.2 设计微课程

4.1.3 编写微脚本

4.1.4 录制微视频

4.1.5 反思与修改

4.2 实施微课程

4.2.1 选择微课程

4.2.2 学习微课程

4.2.3 问卷测查

4.2.4 效果分析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微课程是基于信息化时代移动学习、非正式学习而出现的新型学习资源。微课程的出现让学生的个性化的高效学习、传统课堂的深刻变革成为可能。本研究将微课程应用于高一化学的教学中,探讨微课程在学校正式学习中相比于传统课堂学习的优势并探究微课程应用于学校正式学习的有效方式。
  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微课程的研究现状并界定了微课程、微型学习等关键概念。通过解读教材和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通过调查问卷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以相关微课程理论及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借鉴成功的微课程开发模式,开发与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第一章元素周期律相配套的微课程学习资源。采用对比法将微课程应用于高一元素周期律的自主复习中并进行问卷测查及教师学生访谈。通过对前后测数据、师生访谈内容的分析总结微课程的学习效果。回顾整个研究对微课程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作出结论并展望未来微课程的发展。
  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传统的课堂学习,微课程应用于学生的自主复习的学习效果是显著的。主要表现在:微课程有助于学生纠正错误概念,有利于学生的差异化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微课程应用于学校的正式学习是可行的,其应用的有效方式是多样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