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证据推理”的化学课堂教学案例的设计与实施研究
【6h】

基于“证据推理”的化学课堂教学案例的设计与实施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的缘由

1.2 研究的问题与方法

1.3 研究的意义

第2章 相关研究现状

2.1 国外“证据推理”相关研究现状

2.2 国内“证据推理”相关研究

2.3 小结与启示

第3章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3.1 建构主义理论

3.2 科学认识论

第4章 本研究的理论构想

4.1 概念界定

4.1.1 教学设计

4.1.2 证据推理

4.2 本研究的指导思想

4.3 本研究的课堂教学设计原则

4.4 本研究的课堂教学设计框架

第5章 基于“证据推理”的教学案例的设计与实施

5.1 研究的设计

5.1.1 研究的对象

5.1.2 研究思路

5.2 前测

5.3 基于“证据推理”的教学案例的教学设计及实施

5.3.1 案例1:铝及铝合金

5.3.2 案例2: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5.4 后测

5.5 研究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的建议

6.3 研究的不足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为了在教学中落实国家课程标准(2017)中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尤其是培养学生证据推理的意识和能力,本研究对基于证据推理的化学课堂教学案例的设计与实施展开了积极的探索。
  本研究中运用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问卷调查以及比较分析法,以建构主义、科学认识论为理论指导,确定了证据、推理、证据推理的定义,以某江苏省县级普通四星级高一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持续8个月的教学实践,设计了基于“证据推理”的一系列案例,最终获得的研究成果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完成了一系列关于苏教版必修1、2部分的教学案例,并且选取部分案例,从学生能否基于证据进行推理、获得证据的角度、证据收集的全面性、能否选用合适的推理方式以及推理水平等方面进行诊断、评价,并且进行反思,不断调整后续教学,通过与平行班的比较,提高了学生的证据推理能力。
  第二、构建基于“证据推理”的元素化合物部分的教学框架。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提出问题,并且从理论证据角度通过合适的推理方式提出自己的猜想或预测,再从实验角度(宏微结合、定性定量)设计实验对预测证实或证伪,最终结合适当的推理方式形成结论(知识、观念、思维)。
  第三、针对学生在证据推理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提出帮助学生提高证据推理能力的相关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