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研究生录取建模分析
【6h】

研究生录取建模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承诺书

第一章概述

1.1现行招生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与弊端

1.2“双向选择”的本质含义

1.3竞争机制竞争是双选环节的主要手段,也是“双向选择”的动力和活力

1.4“双向选择”中由定性向定量的转变以及定性和定量统一研究的必要

第二章决策建模方法理论的讨论

2.1层次分析方法

2.2多专家判断信息综合评价

2.2.1引言

2.2.2多专家判断信息的合成方法

第三章模型建立

3.1问题阐述

3.2建立模型

3.2.1选题背景

3 2.2双向选择模型的建立

3.2.3结果分析

第四章实证建模分析

4.1合理确定导师、学生和双向选择的能力要素

4.2确立导师对学生的满意度

4.3对学生对导师的满意度

4.4学生对专业的满意度

4.5导师对专业的满意度

4.6计算双向选择系数

4.7数学模型的建立

4.8结果分析

第五章随机双向选择模型建立

5.1随机双向选择策略的提出

5.1.1基本假设

5.1.2期望函数的引入

5.1.3决策过程

5.2模型的引出

5.2.1学生与导师的选择

5.2.2离散随机变量函数的数学期望

5.3模型的建立

5.4模型的实现

第六章随机双向选择实证分析

6.1合理确定导师、学生和双向选择的能力要素

6.2选出十名学生并建模分析

第七章结论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一次合成程序[42,43,44,45,46,47,48](matlab)

附录二:二次合成程序(matlab)

附录三:相关系数计算程序(matlab)

附录四:点乘矩阵程序

附录五:(C++)[49,50,52,53,54,55]

附录六:(C++ 1)

附录七:(C++ 2)

附录八:(C++ 3)

附录九:内积最大值计算的证明

附录十:研究生录取案例数据来源

附录十一:关联度中数据的处理技巧

展开▼

摘要

市场经济环境下,用人单位和求职者作为交换双方是不同的利益主体,他们根据自身的独立需要和选择条件相互选择,使双方适应度趋于最大化,这就是所谓双向选择.双向选择的机制有利于劳动力的有效配置,有利于求职者和用人单位相互适应对方的需要,使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得到优化组合,并为劳动者正常发挥工作积极性创造必要的条件.研究生录取具有非常广泛的理论意义与强烈的实际背景,社会上已经对研究生录取方案的改进有了不少的讨论和形成了一系列的观点,但目前还是没有一个量化的模型来描述此类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本研究课题试图以研究生招生这一非结构化管理决策问题为一特定的研究对象,从理论上运用数学建模的方法科学地揭示人才资源如何在市场中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分配,并通过该模型的技术实现对人才市场中双向非程序化管理决策问题提供一个普适的解决方案.本研究课题的主要创新点有:1.以双向选择模型为原型,考虑连续和离散两种情况,成功地解决了在研究生录取过程中的双向选择问题获取最优解及如何调动导师和学生积极性的问题,将抽象的指标体系量化为可计算的参数,得到合理的判定结果,该模型可以推广至其他扩充条件下的求解.2.提出了双向选择模型的建模分析实现技术,通过对该模型的计算机处理,在获取原始输入数据之后,以结构化的形式输出决策结果,具有非常强的时效性.3.提出的双向选择模型具有通用性,可以方便地应用到公务员考试录用、企业人才招聘、高考录取等人才录用过程.4.模型具有广泛的普遍性和适用性、扩展性、伸缩性,只要改变其中的部分参数值,即可应用于其它问题.以此模型为理论基础,可制定出其他的人才选择最优策略,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