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黄酮类成分Apigenin影响肠吸收屏障网络及其提高雷洛昔芬生物利用度的研究
【6h】

黄酮类成分Apigenin影响肠吸收屏障网络及其提高雷洛昔芬生物利用度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黄酮对肠吸收屏障网络调控作用研究

1.1肠吸收屏障网络

1.2中药黄酮成分参与肠吸收屏障网络调控研究

1.3中药黄酮对药物代谢酶、转运载体的调控作用

1.4中药黄酮影响药物代谢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1.5研究中药黄酮影响雷洛昔芬生物利用度的意义和前景

第二章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雷洛昔芬含量方法的建立

2.1雷洛昔芬吸附回收率实验

2.1.1.仪器和试药

2.1.2.实验方法和结果

2.1.3.讨论

2.2体内外分析方法学的建立

2.2.1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2.2.2血浆样品分析方法的建立

2.3本章小节

第三章运用Caco-2细胞模型研究芹菜素及其雷洛昔芬吸收代谢

3.1 Caco-2细胞模型及其基本特点

3.2 Caco-2细胞模型对黄酮类成分吸收代谢的研究

3.2.1黄酮类化合物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吸收代谢机制研究

3.2.2黄酮醇类化合物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吸收代谢研究

3.2.3异黄酮类化合物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吸收代谢机制研究

3.2.4黄酮苷及相应苷元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吸收代谢机制研究

3.3 Caco-2细胞实验研究雷洛昔芬及代谢产物

3.3.1仪器和试药

3.3.2实验方法

3.3.3结果

3.3.4讨论

第四章运用大鼠在体肠吸收模型研究合用芹菜素对雷洛昔芬吸收、代谢的影响

4.1雷洛昔芬在HBSS溶液中稳定性的考察

4.1.1仪器与试剂

4.1.2实验内容

4.1.3实验结果

4.1.4讨论

4.2芹菜素在HBSS溶液中稳定性的考察

4.2.1仪器与试剂

4.2.2实验内容

4.2.3实验结果

4.2.4 讨论

4.3合用芹菜素前后雷洛昔芬的大鼠在体肠代谢研究

4.3.1仪器与实验材料

4.3.2实验方法

4.3.3实验结果

4.3.4讨论

4.4本章小结

第五章合用芹菜素对雷洛昔芬的药代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的影响

5.1药代动力学研究

5.1.1材料

5.1.2方法

5.1.3结果

5.1.4酶水解实验

5.2生物利用度研究

5.2.1材料

5.2.2方法

5.2.3结果分析

5.3讨论

5.4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及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肠吸收屏障网络可阻止依源性的毒物及抗原的吸收,也是限制药物吸收的主要因素,导致许多药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低,造成许多具有较好生物活性的候选化合物不能进入后续开发研究。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雌激素样作用,广泛存在于天然药物和日常的饮食中。黄酮在机体内参与肠道酶的代谢活动和肠道转运载体的转运活动,对肠吸收屏障网络具有调节作用。雷洛昔芬(raloxifene)一种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临床用于治疗乳腺癌和骨质疏松症,但生物利用度却很低,其原因是由于吸收过程中肠粘膜上皮细胞的Ⅱ相代谢作用,黄酮类成分特别是异黄酮类成分和雷洛昔芬一样对于治疗由雌激素引起的疾病是有效的,两者具有相似的吸收代谢途径,但都受限于肠吸收屏障网络的作用。研究发现两种黄酮类成分(apigenin和genistein)通过抑制雷洛昔芬的Ⅱ相代谢影响其雷洛昔芬的体内生物利用度。本文基于黄酮对肠吸收屏障网络的调节作用,来阐明其对雷洛昔芬的Ⅱ相代谢抑制作用机理,并优化黄酮-雷洛昔芬的配伍,通过其合理配伍,提高雷洛昔芬的生物利用度,达到雷洛昔芬的增效作用,提高其临床疗效。 为深入探讨合用黄酮对雷洛昔芬的药物动力学的影响,本文以大鼠作为主要试验对象,以普遍存在于植物芹菜中的黄酮类成分芹菜素(apigenin)作为合用药,在研究雷洛昔芬大鼠体内药物动力学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合用芹菜素后雷洛昔芬的药物动力学,以揭示合用芹菜素对雷洛昔芬的大鼠体内药物动力学的影响。 建立了用于体内样品分析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以进行肠循环液、血浆、胆汁及大鼠排泄物中雷洛昔芬含量的测定。雷洛昔芬浓度在1.7-26.7μg·m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0.9994,检测限约为1ng,各生物样品中的雷洛昔芬和芹菜素的提取回收率均在80%以上,雷洛昔芬的日内、日间RSD均小于7%,方法准确可靠、方便快捷、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很好地满足了本文中的各项分析要求。采用大鼠在体肠灌流试验法,研究了雷洛昔芬的肠吸收特性、影响雷洛昔芬吸收的因素及合用芹菜素后雷洛昔芬吸收情况的变化。结果发现,雷洛昔芬的肠吸收基本不受雷洛昔芬浓度的影响(P>0.05),雷洛昔芬的肠吸收百分率具有pH依赖性(P<0.05),但在各肠段间(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及结肠)无特定吸收部位(P>0.05),推断雷洛昔芬在大鼠肠道主要以被动扩散方式吸收;合用芹菜素可显著促进雷洛昔芬的吸收(p<0.05)。 采用大鼠颈外静脉插管术,研究了雷洛昔芬在大鼠体内的吸收动力学及合用芹菜素后雷洛昔芬的吸收动力学。结果发现,大鼠灌胃给药雷洛昔芬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2.8%左右;大鼠静注给药雷洛昔芬的药时过程符合二室模型,灌胃给药雷洛昔芬过程符合二室模型特征和线性动力学;合用芹菜素后,雷洛昔芬的Cmax、AUCO-∞及相对生物利用度均显著提高(P<0.05)。T1/2β显著增大(P<0.05),且变化程度与芹菜素给药剂量相关(P<0.05),药时过程仍符合二室模型。 综合以上结果,合用芹菜素后,确实能够促进雷洛昔芬的吸收,从而提高雷洛昔芬在血浆中的浓度,提高其生物利用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