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主体性视角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建构研究
【6h】

主体性视角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建构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道德作为一种重要的调节社会秩序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对于社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国正处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阶段,一些道德问题随之表现出来,主要表现为社会公德淡漠,职业道德缺失,家庭美德欠缺。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建构,理论界一般注重从他律切入问题,即强调经济、法律的改善,以此改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状况,这很有必要,但本文重点不是从他律着手来分析问题,而是从主体自律角度来分析,即培养人们的主体性道德。主体性道德即是在承认道德的他律性的基础上,强调人们对道德规范的认识以致认同,突出了主体的作用。从主体性角度分析道德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传统文化基因中社会公德的缺失,价值观念紊乱导致人们的道德困惑,对西方个人主义的片面理解,理性的陌生人社会有待形成,真正的个人主体性的缺乏。从主体性角度针对道德问题需要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建立主体性道德教育观,培养自由道德人格,坚持自主建构与价值引导相统一的原则,在实践活动中实现道德他律与道德自律的结合。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建构,应着重从自律方面着手,培养人们的道德自律意识,以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更加稳固的道德支撑。通过道德自律意识的培养,更加彰显出人的独立、理性以及尊严。更加重要的是,以社会转型作为契机,将我国之前的依附性道德转变为主体性道德。并认为处于我国目前的阶段,与其相适应的道德只能是主体性的道德。从宏观上看,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建立不仅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积极作用,而且对于中国人本身的现代化也有重要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