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多丽丝·莱辛创作中的生态意识探析--以《草原日出》、《特别的猫》、《又来了,爱情》为例
【6h】

多丽丝·莱辛创作中的生态意识探析--以《草原日出》、《特别的猫》、《又来了,爱情》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绪论

第一节 多丽丝·莱辛及其文学创作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第三节 本课题的选题思路和研究价值

第一章 生态视域下的多丽丝·莱辛

第一节 生态文学之发展脉络

一、生态文学概念的流变

二、生态文学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莱辛生态创作之发展脉络

一、生态创作的主要缘由

二、生态创作的基本划分

第二章 莱辛之生态书写

第一节 生态意识之呈现方式

一、叙写生命灾难:《草原日出》

二、描摹生命姿态:《特别的猫》

三、审视生命存在:《又来了,爱情》

第二节 生态书写之基本线索

一、尊重自然生态

二、构建生态自我

第三章 莱辛之生态理想

第一节 大自然的牧歌:莱辛之生态伦理观

一、追求天人合一

二、渴求人人和谐

第二节 诗意化的存在:莱辛之生态人生观

一、寻求生命自由

二、探求自我实现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多丽丝·莱辛是当代英国文坛最卓越的作家之一,以其持久高涨的创作激情、独具特色的文学风格、常变常新的写作手法、多元鲜明的创作主题,以及深邃独到的思想内涵享誉世界文坛,堪称“文学老祖母”和“文坛常青树”,先后获得多个世界级文学奖项,并于2007年10月11日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她在创作中表现出了超出常人的前瞻性。对于目前愈演愈烈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莱辛也保持了其超前的一贯性关注。纵观其半个多世纪的创作生涯,“生态”问题不仅是莱辛创作思想的基点,也是贯穿其文学创作始终的一个重要维度。因此,本文主要以生态批评理论为基础,以生态伦理学提倡的生态道德为价值支撑,以生态美学中的美学原则为审美标准,从生态视域切入,通过对莱辛创作宏观考察与微观透视的结合,着力勾勒隐含于其创作中的生态之维,挖掘蕴含于其中的极其丰富的生态意识及其主要源泉,揭示其生态意识的主要内涵,进而梳理莱辛生态意识的发展脉络和生态理想。
   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正文分为三章:第一章首先对生态文学的发展脉络进行简要梳理,并在参考布伊尔、贝特和王诺等学者的相关著述之后,厘定“生态文学”的基本概念和核心要义。进而,以之为依据观照莱辛的创作,指出它是以生态整体主义为思想基点,在生态整体观、生态系统观、生态联系观的指引之下,坚持以生态道德考察自然与人的关系,呼吁以生态责任维持生态系统完整、稳定、平衡与稳定,用批判精神探求生态危机之症结,执着地表达生态和谐理想,前瞻地预测人类未来的文学,属于生态文学范畴。其次,结合莱辛的自传,梳理其生态创作之发展脉络,进而挖掘出促使其生态意识在创作中得以全方面展示的五个方面因素:生态危机的现实刺激、文学场域的自为律动、时代文化的氤氲濡育、自然奥秘的悉心感悟、人生经历的深刻领悟。从而,以其生态创作的内在逻辑:生态意识的发展规律为依据将其创作划分为觉醒期、发展期和成熟期三个时期。第二章结合莱辛三个时期的具体作品,剖析其生态意识的三种主要呈现方式:首先,以1951年的《草原日出》为例,剖析其通过叙写生命灾难所流露的生态忧患;其次,以1967年的《特别的猫》为例,剖析其通过描摹生命姿态所展现的生态同情;第三,以1995年《又来了,爱情》为例,剖析其通过审视生命存在所展开的生态批判。进而,发掘出其生态书写的两条基本线索:一、尊重自然生态;二、构建生态自我。第三章从伦理、人生两个层面解析莱辛的小说文本,凝练出其包容的生态伦理观和积极的生态人生观,揭示作家在其一贯的创作中一直试图建构一种和谐的生态理想:第一,向往大自然的牧歌,否定西方主流意识形态倡导的传统伦理观,竭力还原天人合一、人人和谐的美好景象;第二,追求诗意化的存在,积极构建生态自我,在生态的维度上,寻求生命的自由,探求自我的实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