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表象形态到建构思维—编织艺术形态的演绎轨迹及其审美特征探析
【6h】

从表象形态到建构思维—编织艺术形态的演绎轨迹及其审美特征探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独 创 性 声 明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对象

第二节 研究的思路及主要内容

第二章 编织艺术形态溯源

第一节 手工编织技艺--人类文明的起点

第二节 自然界中动物“编织”迹象的启示

第三节 编织艺术的原始之美

第三章 从欧洲传统织毯到现代纤维艺术的飞跃

第一节 欧洲壁毯艺术形态的演进和回归

第二节 突破维度的界限

第三节 肌理的美学演绎

第四章 编织语言在社会生产活动中的广义表达

第一节 编织语言在景观艺术中的表达

第二节 编织语言在建筑艺术中的表达

第三节 编织语言在社会其他领域中的表达

第五章 编织的基本建构思维及其审美特征表现

第一节 编织系统的基本建构思维

第二节 编织纹样的“线性艺术”特征

第三节 根源于“有序的力的建构”中的独特美感

第六章 “编织”的线性肌理表现——纤维壁挂创作实例

第七章 结 语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致谢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作品

展开▼

摘要

从广义上讲,“编”和“织”的范畴应包含编结、编织、纺织、纤维艺术以及其他任何体现了编织思想的物质形态和建构方式。就本文来说,任何能形成线.性.肌.理.形.态.的编排、勾连等建构行为都属于本文所定义的“编织”的范畴。传统手工编织作为人类文明历史上最早诞生的技能之一,通常是以篮筐、服饰、地毯等日常生活所需的器物形态为人类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和温馨的精神享受。然而,人们在习惯了这些传统编织器物存在的同时就容易将关注的目光局限于编织技艺带来的具体物质形态和实用功能而忽视去探究编织实体表象之下蕴含的建构思想。实际上,正是这些随着人类文明的进程而演绎着的物质形态表象下所蕴含的建构思想才是编织行为为人类文明发展带来科学理论指导和独特审美感触的根本基石。
  以发端于人类文明起点的原始编织形态为基石,并顺应历史的进程梳理其形态在历史长河中艺术性表现的演绎轨迹,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艺术形态演绎轨迹即为编织从纯粹以使用为目的的粗陋的器物形态走向艺术审美的新形态,进而体现出更高的艺术价值和极为深刻的精神品格的进程。其间,不仅蕴含着人类不断从编织的技术角度获得的突破性进步,而且从精神的需求中反映出独特的审美追求。为此,现代社会中众多设计应用领域仍不忘以原始编织这一古老的表现形式在艺术设计的思维深处锲而不舍地营造出新的表现形态,使之以借鉴编织的基本思维而在技术及艺术层面上得到了实质的跨越和发展。由此可见,通过编织自身的艺术锤炼以及不同类型的设计转变拓宽了编织技艺在纤维艺术设计乃至建筑艺术以及其他设计应用领域上表现新的“编织艺术形态”的设计方略。
  根据已有的资料文献及现存的遗迹推断编织技艺是人类文明起步阶段的最重要发明之一,为此,追溯史前时代手工编织行为的产生,更有利于解析编织艺术形态的演绎轨迹;此外,从自然界动物的“编织迹象”分析人类手工编织的来源和基本操作原理,可以清晰显示原始时期编织形态的技术特征;从欧洲中世纪的壁毯到现代纤维艺术的历史进程表明现代纤维艺术这一概念的开创是对编织艺术观念的质的突破,其中纹理、触感和材质这些美学特征表明纤维艺术作为一种崭新的编织艺术形态有着极其丰富的审美和精神内涵;将编织的概念抽象化,并从编织语言的角度分析其建构方式和美学特征,对于现代社会上众多的设计应用领域的技术指导和审美创造都起到了深刻的借鉴与启迪效果。
  回归到编织自身的建构规律,分析编织作为一种特殊的线性艺术形式的结构特征和美感表现,追溯形成编织美感的源头,将使我们看清其“力的建构”和“秩序性”的延展。而美的感受的直观体现便是编织实体表面的线性肌理形态。编织艺术创作过程中“重复地”、“有秩序地”建构所产生的概括抽象、个性鲜明的线性肌理形态体现的正是和谐均衡、富于节奏、韵律的形式美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