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职教师责任感研究——以江苏高职教师为例
【6h】

高职教师责任感研究——以江苏高职教师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对责任感内涵的研究

2.2 对教师责任感的研究

2.3 对教师责任感测量的研究

2.4 对教师责任感内容的研究

2.5 对教师责任感限度的研究

2.6 对高职教师责任感的研究

2.7 小结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假设

3.3 被试来源

3.4 研究方法

3.4.1 文献分析法

3.4.2 访谈法

3.4.3 问卷测量法

3.5 研究工具

3.6 研究过程

第四章 高职教师责任感的定性分析

4.1 高职教师责任感的定义

4.2 高职教师责任感的形成条件的设定

4.2.1 专业能力是高职教师责任感形成的基础

4.2.2 自由权利是高职教师责任感形成的前提

4.2.3 责任标准是高职教师责任感形成的保证

4.2.4 角色任务是高职教师责任感形成的范围

4.3 高职教师责任感结构的分析

4.3.1 高职教师责任认知

4.3.2 高职教师责任情感

4.3.3 高职教师责任行为倾向

4.4 影响高职教师责任感的内外因素分析

4.4.1 自我效能感

4.4.2 职业能力

4.4.3 职业倦怠

4.4.4 教育支持因素

4.4.5 社会支持因素

4.5 小结

第五章 量表编制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方法和过程

5.2.1 被试

5.2.2 材料

5.2.3 结果和分析

5.3 编制预测问卷

5.4 施测

5.5 对预测问卷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5.5.1 对一般教师责任感问卷的主成分因素分析

5.5.2 对高职教师责任感问卷的主成分因素分析

5.6 编制正式量表

5.7 正式量表施测

5.8 对正式问卷数据的主成分因素分析

5.8.1 对一般教师责任感问卷的主成分因素分析

5.8.2 对高职教师责任感问卷的主成分因素分析

5.9 教师责任感问卷的质量指标

5.9.1 信度分析

5.9.2 效度分析

5.10 小结

第六章 高职教师责任感研究

6.1 研究目的

6.2 研究假设

6.3 数据来源

6.4 研究方法

6.5 研究结果

6.5.1 一般教师责任感内部维度间的差异分析

6.5.2 高职教师责任感内部维度间的差异分析

6.5.3 一般教师责任感与高职教师责任感间的差异分析

6.5.4 在性别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6.5.5 在年龄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6.5.6 在职称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6.5.7 在学历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6.5.8 在工龄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6.6 分析与讨论

第七章 提升高职教师责任感的策略

7.1 加强高职教师责任感教育

7.1.1 明确高职教师责任认知

7.1.2 激发高职教师责任情感

7.2 提高高职教师责任能力

7.2.1 探索合理有效的高职教师培训模式和方法

7.2.2 加强校企交流和横向项目合作

7.2.3 培养高职教师的媒介素养

7.3 建立科学的教师管理制度

7.3.1 明确高职教师责任范围和内容

7.3.2 构建科学的高职教师评价制度

7.3.3 制定和实行家庭友好工作计划

7.4 提高高职教师的社会支持力度

7.5 推进职业教育本科层次发展

结论、不足与展望

致谢

附录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责任感,源自于社会,存在于人与群体、社会以及环境的交互过程之中,对个体的塑造、群体的整合以及环境的优化发展起着关键作用。所以,在高职教育领域中对高职教师责任感的研究就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论文对高职教师责任感的内涵、结构、现状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研究,并提出了提升高职教师责任感的策略。本论文共分六大部分:
  第一部分,整合国内外教育学、心理学和伦理学的观点,对高职教师责任感的内涵、意义进行界定和解读。本研究认为高职教师责任感是指高职教师充分认知自身所承担的为地方和社会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责任并持有的积极态度,这种积极态度引发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和责任行为倾向,形成精神内驱力,促使高职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根据自身专长,按照责任标准履行高职教师责任行为。
  第二部分,提出了高职教师责任感的形成条件和影响高职教师责任感的内外因素。本研究认为高职教师责任感的形成条件包括专业能力、自由权利、责任标准和角色任务;影响高职教师责任感的内外因素有自我效能感、职业能力、职业倦怠、教育和社会支持因素。
  第三部分,参考前人对责任感研究使用的研究方法,自编了一般教师责任感和高职教师责任感量表,结合量表的调查结果,提出了高职教师责任感的内涵及维度。对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分析结果如下:
  “一般教师责任感”分为“一般教师责任认知”、“一般教师责任情感”、“一般教师责任行为倾向”三个维度;“高职教师责任感”分为“高职教师责任认知”、“高职教师责任情感”、“高职教师责任行为倾向”三个维度。问卷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较好,由此构成了高职教师责任感的正式问卷。
  第四部分,通过t检验、方差检验和配对比较分析量表所搜集的人口因素与高职教师的一般教师责任感和高职教师责任感之间的关系,得出目前高职教师责任感的现状是高职教师的一般教师责任感高于高职教师责任感。
  第五部分,通过定量研究发现,高职教师的一般教师责任感和高职教师责任感在性别、年龄、职称、学历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男性高职教师的一般教师责任感和高职教师责任感高于女性高职教师;25-35岁的高职教师的一般教师责任感和高职教师责任感高于其他年龄段的高职教师;职称是讲师和教授的高职教师的一般教师责任感和高职教师责任感高于职称是副教授的高职教师;高职教师的一般教师责任感和高职教师责任感随着学历的提升而递增。高职教师的一般教师责任感总体情况高于高职教师责任感的总体情况,而高职教师责任情感急需提升。
  第六部分,本研究提出了可以通过加强高职教师责任感教育、提高高职教师责任能力、建立科学的教师管理制度、提高高职教师的社会支持力度和推进职业教育本科层次发展等策略以提高高职教师责任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