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父亲缺失对未成年人耐挫力和乐观的影响
【6h】

父亲缺失对未成年人耐挫力和乐观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中国很多孩子正在经历父亲缺失。很多农民为了得到更多的报酬贴补家用而从农村来到城市,他们的孩子则留在农村。在城市里,很多父亲忙于赚钱养家,与孩子的交流沟通极少。还有些父亲,教养孩子时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与孩子的关系较差。这些都是父亲缺失的表现。国外大量研究证明,孩子一系列消极行为和认知结果都与父亲缺失有关。但是目前我国有关父亲缺失的研究刚起步,缺少可借鉴的实证研究。因此,本研究以初中生和未成年犯为研究对象,通过父亲缺失状况问卷、心理耐挫力问卷和中学生生活取向量表,将父亲缺失细分为生理缺失和心理缺失,将父亲缺失的阶段细分为6—12岁和12岁—现在,探索不同年龄阶段的父亲缺失对初中生和未成年犯耐挫力和乐观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 (1)初中生和未成年犯的总体耐挫力水平都一般,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初中生和未成年犯的乐观水平都中等偏上。 (2)初中生的耐挫力在性别和独生子女的变量上没有显著差异;初二学生的耐挫力显著低于初一学生和初三学生,农村初中生的耐挫力显著高于城镇初中生。初中生的乐观在年级和籍贯变量上没有显著差异;女生的乐观水平显著高于男生;独生子女的乐观水平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的乐观水平。 (3)未成年犯的耐挫力和乐观在年龄、籍贯和独生子女变量上无显著差异,在进入未成年犯管教所的时间上有显著差异。进入未成年犯管教所3—4年的未成年犯的耐挫力显著高于进入未成年犯管教所0—6个月、7—12个月、1年以上—2年和2年以上—3年的被试。进入未成年犯管教所3—4年的未成年犯的乐观显著高于进入未成年犯管教所0—6个月、7—12个月、1年以上—2年的被试,进入未成年犯管教所2年以上—3年的被试的乐观也显著高于入所0—6个月的被试。 (4)6—12岁的父亲生理缺失和心理缺失、12岁—现在的父亲生理缺失和心理缺失都能显著地负向预测初中生的耐挫力和乐观水平。 (5)6—12岁的父亲生理缺失能显著地负向预测未成年犯的耐挫力,不能显著地预测未成年犯的乐观。6—12岁的父亲心理缺失、12岁—现在的父亲生理缺失和心理缺失不能显著地预测未成年犯的耐挫力和乐观。

著录项

  • 作者

    曾艳;

  •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

  • 授予单位 东南大学;
  • 学科 心理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马向真;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心理学;
  • 关键词

    父亲缺失; 未成年人; 耐挫力;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