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课改下高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
【6h】

新课改下高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 论

1.1 课题的背景

1.2问题的提出

1.3数学思维培养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 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心理学理论

2.2 现代认知学理论

2.3 逻辑学理论

2.4 哲学理论

2.5 教育心理学理论

第三章 数学思维的理论研究

3.1 思维与数学思维

3.2 数学思维的品质

3.3 数学思维过程

第四章 高中生数学思维受阻的原因分析

4.1 问卷调查的分析

4.2 高中生数学思维受阻的外部原因

4.3 高中生数学思维受阻的内部原因

第五章 高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5.1 数学思维能力

5.2 高中数学学科的特点

5.3 新课程标准下培养高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目标

5.4 高中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

第六章 实践结果分析及反思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附录二

展开▼

摘要

数学是思维的科学,数学对于人的思维能力的形成和科学的思维态度的养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而不仅仅是数学知识(数学思维活动的结果)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义不容辞的任务。知识也许会遗忘,只要会思考,遗忘的知识可以恢复;但如果不会思考,缺乏思维能力,那么即使记住了知识也不能灵活运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培养思维能力比传授知识更重要,学生的思维能力决定着他们的发展水平。
  本文针对新课程实施以来,虽然工作在一线的教师接受了新课程的理念,但有的只是流于形式,课堂教学以“换汤不换药”来应对,学生的数学思维仍然被湮没,并且由此引发的学生进入高校以后学术能力不高,“高分低能者”频频出现的现象提出问题。本文指出在中学阶段应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以减少上述教育不良现象的发生。本文在哲学、心理学、逻辑学以及新课程标准理论的指导下,从高中数学的教学实际出发,通过课堂观察法总结出高中生数学思维受阻的原因,运用行动研究法相应提出克服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的策略(也就是有针对性的培养策略),即在教学实践中提出策略→运用策略→检验策略→再提出更适合的策略,如此反复。显然,数学思维是以数学知识为客体的思维活动,这样,数学科学、数学史、数学方法论也为本文研究提供了大量素材。
  首先,本文阐述了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传统的重知识轻过程的教学方式,指出对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问题仍有待研究。其次,阐述了高中生数学思维的现状,并且分析了思维产生障碍的原因。再次,为克服这些思维障碍提出相应的策略,并且在教学中实施这些新策略。通过对学生多方面的考核,对比实施新策略前后的课堂效果以及学生的数学思维状况。最后,总结发现这些策略能够有效地培养高中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另外,指出培养高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策略并没有统一的模式,仍然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中继续探索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