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样例学习中的渐减提示、自我解释和教学性解释对问题解决迁移的影响
【6h】

样例学习中的渐减提示、自我解释和教学性解释对问题解决迁移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前 言

1.1自我解释的研究背景

1.2问题解决

1.3问题的提出

2.方法

2.1被试

2.2研究工具

2.3程序

2.4数据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实验一的结果

3.2实验二的结果

4.讨论

4.1渐减提示法对迁移成绩的影响

4.2自我解释对迁移成绩的影响

4.3渐减提示法+自我解释对迁移成绩的影响

4.4渐减提示法和自我解释基础上的教学性解释(反馈)对迁移成绩的影响

4.5不足之处

5.结论

参考文献

附 录

后 记

展开▼

摘要

本文在阅读了大量中英文关于自我解释在数学问题解决中的作用的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自我解释的概念、研究方法和理论,以及对当前国内外关于其在数学问题解决中的作用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针对自我解释的不足采用适当的教学性解释予以解决。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检验样例呈现方式中渐减提示法是否比“样例一问题对”更好的促进学生的问题解决,有提示的自我解释是否比没有提示自我解释更好的促进学生的问题解决,样例呈现方式与自我解释之间是否存在交互作用;有教学性解释是否比没有教学性解释更好的促进学生的问题解决。 本文分两个实验,实验一中被试165人按照自然班将初中三年级的四个班级的学生随机分配到四种实验情境中:“样例-问题对”(40);“样例-问题对”+自我解释(40);渐减提示法(44);渐减提示法+自我解释(41)。实验二中对另外一个班级的35名在渐减提示法+自我解释实验情景中自我解释有误的被试提供教学性解释,并与实验一中的渐减提示法+自我解释组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 1.在样例呈现方式中,渐减提示法的呈现方式在解题成绩和迁移成绩上高于“样例一问题对”的呈现方式。“渐减提示法”组在实验过程中的解题成绩和近迁移成绩明显好于“样例-问题对”组,而在远迁移上两组没有差异。“渐减提示法+自我解释”组在实验过程中的解题成绩和迁移成绩明显好于“样例-问题对+自我解释”组。 2.在有无自我解释中,有提示的自我解释在迁移成绩上高于没有提示的自我解释。“样例-问题对+自我解释”组在迁移成绩明显好于“样例-问题对”组;“渐减提示法+自我解释”组在迁移成绩明显好于“渐减提示法”组。 3.样例呈现方式和自我解释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 4.在有无教学性解释中,有教学性解释在解题成绩和迁移成绩上高于无教学性解释。“渐减提示法+自我解释+反馈”组的迁移成绩明显好于“渐减提示法+自我解释”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