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初中数学教科书“数与代数”领域的中美比较研究
【6h】

初中数学教科书“数与代数”领域的中美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 言

第一章研究问题与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及其研究价值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价值

二、研究方法

(一)比较法

(二)内容分析法

(三)文献法

(四)访谈法

三、研究设计

第二章文献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概述

二、国内的研究现状

(一)中美数学课程思想比较

(二)中美数学教科书比较

第三章 中美数学教科书的宏观比较分析

一、教科书在课程改革中的地位

二、中美教科书设计思想比较

(一)国际社会主流教科书设计思想[13]

(二)中美初中数学教科书设计思想比较

三、中美初中数学教科书特点比较

(一)美国教科书的特点分析

(二)中国教科书的特点分析

(三)中美教科书特点的比较

第四章 中美初中教科书"数与代数"领域的微观比较

一、中美初中"数与代数"领域内容标准比较

(一)"数与运算"内容标准的比较

(二)"代数"内容标准的比较

二、中美初中数学"数与代数"领域的教科书比较

(一)编写体例比较

(二)内容结构比较

(三)组织结构比较

(四)印刷、版式、制作等属性

第五章中美初中教科书典型内容比较——以方程为例

一、中美两国关于"方程"的课程标准比较

二、中美初中数学教科书"方程"内容的比较

(一)中美方程部分容量比较

(二)课程时间比较

(三)中美初中数学教科书"一元一次方程"内容的比较

第六章结论和建议

一、基本结论

(一)宏观比较结论

(二)微观比较结论

二、改进我国初中"数与代数"课程、教科书的几点建议

(一)活动少而精

(二)螺旋式与直线式编排相结合

(三)增大习题量

(四)印刷、版式方面的改进

三、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后 记

展开▼

摘要

作为中小学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教科书在一定层面上比较真实地反映了课程及其设计理念。中美两国虽然差异较大,但是,在初中数学课程教学领域具有很多方面的相似性。通过对中外教育比较的文献综述研究,可以发现,目前国内对美国数学的研究基本还集中在宏观的教育目标的研究层面上,对美国中学数学教科书的微观研究尚属鲜见。纵观中美两国数学教育发展状况及教科书的发展历程,现行的中美初中数学教科书仍有值得对方学习和借鉴的内容。 本文选取在美国比较有影响力的由McGraw—Hill公司编写的Mathematics:Applications and Connections初中数学教科书(简称:MAC版),和改革力度较大,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初中数学教科书(简称:北师版),以“数与代数”领域为例,采取比较法、内容分析法、文献法、访谈法等方法,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对两套教科书的相应内容进行比较研究。其中,宏观层面主要涉及教科书的设计思想,整体呈现特点等内容,而微观层面涉及课程容量、课程广度、课程深度、课程时间、例题、习题编写、组织结构和编写体例等方面。研究表明: 一、中美初中数学教科书的设计思想和呈现特点同中存异 通过对中美教科书的宏观比较研究,我们发现,美国教科书是建构式和“学材”式的设计思想,北师版教科书是中心式设计思想为主,辅以建构式的设计思想,因此中美教科书呈现特点存在很多相同之处,如两国教科书的编写都是图文并茂,注重学科内及数学与其它学科的联系,并将数学应用贯穿于教科书的编写设计。但由于教科书设计思想的差异,中美教科书在数学思想渗透、知识内容呈现方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程度方面体现出了差异。 二、中美初中数学教科书“数与代数”领域的微观比较差异显著 编写体例比较研究结果:两国教科书都有固定的编写体例,都是以问题情境为切入点呈现知识,突出了“问题驱动式”这一特点,只是两国在呈现中侧重点有所不同,美国教科书更像“学材”而我国教科书更像“教材”。 组织结构比较研究结果:中美两国教科书都采取螺旋式结构编写,但相比美国教科书一直以来较成熟的螺旋式编写方式,我国北师版教科书的螺旋式结构主要体现在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上,而章节上的编排更接近直线式的编写。 内容结构比较研究结果:课程容量方面,中美两国教科书数与代数这一领域存在很大差异,我国教科书比美国教科书多出很多知识,如立方根、多于三项的多项式运算、一元二次方程、分式方程、反比例函数等。而在共有知识中,美国教科书所讲的知识点也较我国少。课程广度、课时方面,除数系扩充外,美国教科书的课程广度和课时量都小于我国。课程深度方面,美国教科书的知识性目标深度小于我国,相反,过程性目标的要求明显高于我国。习题方面,美国教科书的习题总量明显大于我国,并在知识技能方面最突出,习题情境方面,美国教科书设计了更多的素材,更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 本论文的有关结论对进一步完善我国初中数学教科书“数与代数”领域的编写,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论文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普适性,也可以推广到数学课程其它领域的比较研究中。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