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学教师生存状态及改进对策研究——以深圳市中学为个案
【6h】

中学教师生存状态及改进对策研究——以深圳市中学为个案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意义

四、论文新意

第一章教师生存状态的理论诠释

一、“生存状态”的概念界定

(一)生存

(二)生存状态

(三)教师生存状态

二、“生存状态”的基本构成

三、“生存状态”的哲学基础

第二章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对象

四、研究可行性

五、信度和效度

第三章身心健康状态

一、“身心健康”的理论阐释

二、中学教师“身心健康”的现有状态

(一)身体健康

(二)心理健康

三、中学教师“身心健康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职业压力

(二)职业倦怠

第四章物质生活状态

一、“物质生活”的理论阐释

二、中学教师“物质生活”的现有状态

(一)工资水平

(二)福利待遇

(三)住房和交通状况

三、中学教师“物质生活”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传统文化对教师职业存有偏见

(二)对教师职业特点认识不够

(三)国家对教育投入不足

第五章专业发展状态

一、“专业发展”的理论阐释

(一)“专业”的内涵诠释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含义诠解

二、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现有状态

(一)专业地位

(二)学习和培养

(三)教育教学科研

三、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教师专业自主性的丧失

(二)继续教育状况不甚乐观

(三)科研形式不被教师认同

第六章精神世界状态

一、“精神世界”的理论阐释

(一)内涵

(二)特点

二、中学教师“精神世界”的现有状态

(一)中学教师的“道德世界”

(二)中学教师的“幸福感”

三、中学教师“精神世界”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现代性对人的负面影响

(二)学校管理的官僚倾向

(三)教师现有素质难以应对学校生活的消极文化

第七章中学教师的应然生存状态

一、应然是何

(一)以“人”的方式来认识“人”

(二)以满足“人的需要”的方式来满足“教师的需要”

二、何以应然

(一)观念的转型:“人就是人”——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二)文化的重塑:实践-生存文化的建构

(三)制度的变革:学校的管理与治理

(四)自我的觉醒:教师的自主发展

参考文献

附 录

后 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著述情况

展开▼

摘要

教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各种教育改革和教育政策都须经由教师来实施。教师直接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并决定着学生和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所以,教育问题的产生和滞留与教师职业困窘的生存状态有关,教育问题的解决也离不开教师生存状态的改善。据此,本研究在以往研究基础上,基于深圳市两所中学(一所普通初中、一所普通高中)教师群体的个案,全面系统地从中学教师的身心健康状态、物质生活状态、专业发展状态和精神世界状态四方面进行调查研究。本研究希望打破以往研究大多停留于理论思辨和情感呼吁的研究风格,而将建立于翔实现实资料、较为系统和真实的数据以及现状调查研究基础上,如实呈现当代我国中学教师的真实生存状态,并提出应然生存状态的设想。 第一章是“生存状态”的理论诠释,主要从概念界定、基本构成、哲学基础三方面对“生存状态”进行理论解读。 第二章是研究设计,对本研究的思路、方法、对象、可行性、信度和效度问题进行了详细说明。 第三章至第六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针对中学教师的“身心健康状态”、“物质生活状态”、“专业发展状态”和“精神世界状态”四方面,分别从理论、现状和原因三方面进行阐述和分析。 在“身心健康状态”层面,指出中学教师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现状,并指出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是其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在“物质生活状态”层面,指出中学教师工资水平、福利待遇和住房交通状况,并指出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在于传统文化对教师职业存有偏见、对教师职业特点认识不够、国家对教育投入不足。 在“专业发展状态”层面,指出中学教师在专业地位、学习和培养、教育教学研究等方面的现存问题,并指出其成因是教师专业自主性的丧失、继续教育状况不甚乐观、科研形式不被教师认同、自我发展意识不足。 在“精神世界状态”层面,指出中学教师在道德世界和幸福感等方面的现存问题,并指出现代性对人的负面影响、学校管理的官僚倾向、教师现有素质难以应对学校生活的消极文化是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成因。 第七章是中学教师理想生存状态的建构部分,提出应以“人”的方式来认识“人”、以满足“人的需要”的方式来满足“教师的需要”。为此,应实现“观念的转型”、“文化的重塑”、“制度的变革”和“自我的觉醒”。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