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中国小学课程改革:历程、问题及走向
【6h】

新中国小学课程改革:历程、问题及走向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部分:引言

一、研究现状及意义

二、研究性质、思路及方法

第二部分:新中国小学课程改革的历史沿革

一、以俄以师:改造旧教育和学习前苏联阶段(1949-1956)

二、独立自主:尝试探索中国教育发展道路阶段(1957-1965)

三、步入灾难:“文革”十年教育遭受重创破坏阶段(1966-1976)

四、走出迷途:教育恢复、整顿与调整阶段(1977-1985)

五、素质教育: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突显地方教育特色阶段(1986-2000)

六、为了发展:21世纪新一轮课程改革阶段(2001一)

第三部分:新中国小学课程改革取得的主要成就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探析

一、主要成就

二、存在问题

第四部分:新中国小学课程改革的未来走向瞻望

一、课程目标生本化

二、课程内容现代化

三、课程结构整合化

四、课程类型多样化

五、课程管理多级化

六、课程评价多元化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展开▼

摘要

新中国小学课程改革走过了50多年的风雨历程.课程改革史是在改革过程中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历史,也是课程由不完善向完善,由不科学向科学不断趋近发展的历史.了解课程改革的历史才能更好地把握课程改革的现在和前瞻课程改革的未来.该文以新中国小学课程改革的历程为基础,对改革过程中取得的成就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回顾与梳理,并对新世纪中国小学课程改革的未来走向予以了探讨.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该部分简要介绍该项研究的意义,国内研究状态以及该研究的性质、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新中国小学课程改革的历史沿革该部分回眸了新中国50多年小学课程改革的历史轨迹,分为六个不同阶段从改革的背景、动因、内容及特征等方面进行梳理.第三部分:新中国小学课程改革取得的主要成就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探析这一部分是论文的核心主旨.论文先归结小学课改革在管理政策、课程结构、教材编写等方面的成就,后剖析50多年来课程理论本身层面和课程改革实践操作层面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新中国小学课程改革的未来走向瞻望该部分以世界初等教育课程改革趋势为基点,分析中国新世纪小学课程改革应在科学理论和正确思想的指导下走整合化、现代化和多样化的发展趋向.第五部分:结语.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