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影响研究
【6h】

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引言

2.网络交往概述

2.1网络交往的技术背景

2.2网络交往的内涵

2.3网络交往的基本特征

2.4网络交往的主要方式

2.5大学生网络交往的现状

3.网络交往是影响大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因素

3.1道德与道德品质

3.2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

3.3网络交往是影响大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因素

4.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影响分析

4.1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认知的影响

4.2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影响

4.3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意志的影响

4.4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影响

4.5结论

5.网络交往的教育引导策略

5.1网络交往教育引导策略的意义

5.2网络交往教育引导策略的理论基础

5.3网络交往教育引导策略的目标

5.4网络交往教育引导策略的内容与途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与本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

后记

展开▼

摘要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及普遍运用,网络交往,这一新兴的交往方式已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广泛而深入的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与思维模式,并成为人们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大学生作为一个年轻的网民群体,是我国网民的主力军,他们受网络交往的影响更为显著和具有代表性:在道德领域网络交往的兴起,产生了各种全新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内容。同时,网络交往也带来了许多消极的、负面的影响,严重地冲击着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直接危害着网络的有序运行和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健康发展。因此,笔者认为研究和分析网络交往的特征及其对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影响就显得十分必要,对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对整个社会风气和精神风貌都有积极的意义。 本论文以大学德育理论和社会学交往理论为基础,由网络交往的内涵、特征和方式入手,分析了当前大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过程及容易受网络交往影响的原因。关于网络交往对当代大学生道德品质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本文分别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指出这些问题是由网络交往自身的特点、大学生自身的因素以及社会大环境等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所造成的。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引导策略,主张学校需要通过开展网络德育课程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同时,充分利用网络交往的优势改进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方式,并加强校园网络的监管。笔者希望通过正确的教育引导,能够使大学生健康理性的进行网络交往,从而促进大学生个体道德品质的良性发展。

著录项

  • 作者

    杨欲晓;

  •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
  • 学科 教育学原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雷鸣强;
  • 年度 200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G641.0;
  • 关键词

    网络交往; 高校学生; 道德品质; 德育教育;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