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学数学教学方式的研究与探索
【6h】

中学数学教学方式的研究与探索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的背景

1.2 问题提出的实际意义

1.3 课程改革的理论依据

1.3.1 探究教学理念

1.3.2 研究性学习理念

1.3.3 合作学习理念

1.3.4 建构主义学习理念

第二章 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与存在的弊端

2.1 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

2.1.1 灌输式教学方式

2.1.2 练相结合教学方式

2.2 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存在的弊端

2.2.1 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的单一性

2.2.2 传统的教学方式忽视了个体之间的差异性

2.2.3 传统数学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合作交流能力

2.3 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引导下,学生的学习方式特点

2.3.1 学生学习方式被动接受性、依赖性

2.3.2 学生学习方式的机械性

2.3.3 学生学习方式的孤立性

第三章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方式

3.1 新课程理念下主要的数学教学方式

3.2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学方式的主要特点

3.2.1 动手实践

3.2.2 自主探索

3.2.3 合作交流

3.3 新的教学方式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3.1 合作有形式无实质

3.3.2 学生参与不均衡

3.3.3 学生的讲解造成效率低下

第四章 促进数学教师教学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

4.1 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4.1.1 教师应加大新型教学方式在教学中的应用

4.1.2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式

4.1.3 改革传统作业形式与内容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4.2 改革考试制度与评价方式

4.2.1 改革考试制度

4.2.2 改革评价方式

4.3 缩小班级规模,让差异性成为可能

4.4 扬长避短,发挥各种成功教学模式的整体作用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逐步实现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教师教学方式研究是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研究教师的教学方式必须以课堂教学作为切入口,探索改革传统的以老师、课堂、教材为中心的封闭的教学方法,试图建立当代以学生为中心,多渠道、多形式的开放式教学方法模式。这些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最终的具体落实只有通过教师的教学才能得以实现。新课程体系下数学课堂教学方式转变就是形成一个不断建构、不断生成的新型课堂的教学方式。
   本文在研究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及它的特点前提下,分析传统数学教学方式存在的弊端。在此基础上结合新课程理论知识与新教材的特点,分析现在的课堂所需要的新的教学方式,新的教学方式要与新课程教学内容相适应,与新课程改革目标相符合:在这个系统中“动手实践,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教学方式处于中心位置。在综合分析国内对此问题研究概况的基础上,提出转变中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方式的有效途径。数学课堂教学方式转变的目标要体现出“多样性,有效性,有机融合或最优化整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