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当前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维新变法”内容得失研究
【6h】

当前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维新变法”内容得失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关于历史教科书的地区比较研究

1.2.2 关于历史教科书的内容研究

1.2.3 “维新变法”这一内容的研究

1.2.4 有关如何运用史学研究成果来改进教科书方面的研究成果

1.3 研究思路

第二章 中学历史教科书对“维新运动”的介绍

2.1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与教科书中“维新变法”内容分析

2.1.1 初中历史教科书与课程标准

2.1.2 “维新变法”内容分析

2.2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与三大版(人教、岳麓和人民版)教科书中“维新变法”内容分析

2,2.1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及其中关于维新变法内容的解读

2.2.2 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维新变法”背景分析

2.2.3 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维新变法”过程分析

2.2.4 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维新变法”影响分析

2.3 台湾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维新变法”分析

2.4 总结

第三章 基于“维新变法”教科书内容相关的史学研究成果

3.1 史学研究中关于“维新变法”的“新观点”

3.1.1 关于康有为其人与公车上书

3.1.2 关于袁世凯告密

3.2 史学研究中与教科书的“冲突”

3.2.1 公车上书

3.2.2 再探讨戊戌政变发生的原因

第四章 教科书中的“维新变法”及教学方法改进建议

4.1 改进教科书中“维新变法”内容的原因

4.2 教科书中“维新变法”内容的修改方案

4.2.1 关于“公车上书”内容的修改

4.2.2 关于“戊戌政变”内容的修改

4.2.3 关于康有为其人和维新派的叙述

4.3 “维新变法”教学的改进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声明

展开▼

摘要

从1898年到今年,戊戌变法这场改革已经过去115年了,其至今还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有着深远的影响。历史学界对“戊戌政变”的研究也是众说纷纭,各抒己见。“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也是中学历史教科书中重点介绍的内容之一,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题材。教科书是受众最大的一种历史书籍,由它所描述的维新运动,从代表人物到得失评判,都构成了中学生的历史认知。然而,由于历史教科书编纂的滞后性,使它对维新运动的描述在一定程度上与史学界已重建的历史真相之间存在着脱节的现象,从而有违于论从史出的原则。因此,有必要重新加以检讨。本文对此进行研究,以期能为改进教科书及相关内容的教学提供建议。
  全文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章,绪论部分对本文选题的意义、研究的思路以及国内外关于这一内容的研究现状作描述。
  第二章,分别对初中、高中历史教科书中有关维新运动的内容进行了分析。(首先本文主要对目前大陆国内所发行的人教版初中)历史教科书和高中三大版本历史教科书中对于“维新变法”进行总结、归纳。其次,对其中的背景、内容以及过程和影响作出分析,对比其描述的异同,同时比较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关于“维新变法”的描述
  第三章,对史学界相关成果进行总结,以找到教科书与史学研究成果之间的不同。该章节主要是围绕关于“康有为与公车上书”和“袁世凯告密导致维新变法失败”这两个论题进行论证和叙述。
  第四章,对如何改进教科书的原因和具体内容提出了建议一部分建议,旨在更好的帮助和促进新的史学研究成果在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应用和推广。
  最后,是结论部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