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教养方式对中学生独生子女自尊、应对方式的作用机制
【6h】

教养方式对中学生独生子女自尊、应对方式的作用机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教养方式

1.1.1 教养方式的研究现状

1.1.2 教养方式的分类

1.1.3 教养方式的测量

1.2 自尊

1.2.1 自尊的研究现状

1.2.2 自尊的测量

1.3 应对方式

1.3.1 应对方式的研究现状

1.3.2 应对方式的分类

1.3.3 应对方式的测量

1.4 独生与非独生子女

2 问题提出

2.1 以往研究不足

2.2 问题的提出

2.3 研究目的

2.4 研究意义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工具

3.3.1 教养方式

3.3.2 自尊

3.3.3 应对方式

3.4 研究假设

3.5 研究思路

4 研究结果

4.1 研究一 独生与非独生子女教养方式、自尊、应对方式的对比

4.1.1 一般资料

4.1.2 独生与非独生子女自尊、教养方式、应对方式的差异

4.2 研究二 中学生独生子女教养方式、自尊、应对方式的两两关系

4.2.1 中学生独生子女教养方式与应对方式及各维度的关系

4.2.2 中学生独生子女自尊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4.2.3 中学生独生子女教养方式对自尊的关系

4.3 研究三 教养方式对自尊的作用机制

4.3.1 父母教养方式对自尊的作用机制

4.3.2 积极、消极教养方式对自尊的作用机制

4.4 研究四 独生子女父母教养方式对应对方式的作用机制:自尊的中介作用

4.4.1 积极教养方式对应对方式的作用机制

4.4.2 消极教养方式对应对方式的作用机制:自尊的中介作用

5 讨论

5.1 中学生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在人口学统计上的差异

5.1.1 独生子女父母受教育程度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

5.1.2 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在年龄、月生活费、学校成就上没有显著差异

5.2 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在教养方式、自尊、应对方式上的差异

5.2.1 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在教养方式上的差异

5.2.2 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在自尊上的差异

5.2.3 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在应对方式上的差异

5.3 中学独生子女教养方法、自尊、应对方式两两关系

5.3.1 教养方式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5.3.2 教养方式与自尊的关系

5.3.3 自尊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5.4 教养方式对自尊的作用机制

5.4.1 父母教养方式对自尊的作用机制

5.4.2 积极、消极教养方式对自尊的作用机制

5.5 教养方式对应对方式的作用机制:自尊的中介作用

5.5 本项研究优点和局限性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本研究旨在了解、比较中学生独生子女自尊、应对方式、父母教养方式情况,并探究教养方式对自尊、应对方式的影响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中文版(S-EMBU-C)、自尊量表(SES)、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CSSMSS)以及一份自编人口学问卷作为研究工具,在长沙5所中学中进行发放与数据采集。研究共计回收1064份有效问卷,其中独生子女541人,非独生子女523人。本研究主要使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具体统计分析方法包括:卡方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同时,本研究还使用了Amos软件建立父母教养方式对独生子女自尊、应对方式影响机制的结构方程模型,利用Spssmacro脚本检验了自尊维度在父母教养方式对应对方式影响中的中介效应。
  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独生子女父母受教育程度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父母,虽然使用积极教养方式的程度更高,但在消极教养方式的使用上与非独生子女父母没有显著差异。(2)独生子女较非独生子女而言,能够感受到父母更多的关爱、温暖,自尊心更强;应对问题时,独生子女更容易求助或者幻想,而非独生子女则更容易退让或忍耐。(3)不同类型父母教养方式显著影响了独生子女自尊的形成、应对方式的选择,自尊在教养方式影响独生子女应对方式的机制有中介效应。(4)消极教养方式比积极教养方式对独生子女自尊、应对方式的影响更大,且在消极教养方式下自尊对应对方式的中介效应也更大,因此消极教养方式对独生子女心理健康损害程度很高。根据研究结果,认为如何避免消极教养方式(如过度保护、拒绝)的使用是独生子女家庭更多应该思考的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