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服务性学习之于高校德育改革的价值研究
【6h】

服务性学习之于高校德育改革的价值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缘起

1.2 概念界定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第二章 服务性学习概论

2.1 服务性学习的涵义

2.2 服务性学习的时代特征

2.3 服务性学习的组织模式

第三章高校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3.1 高校德育中存在的问题

3.2 高校德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第四章 服务性学习之于高校德育改革的理论价值

4.1 教育目的中的价值渗透—构建以“生”为本的教育目的

4.2 教学模式上的价值追求—构建回归生活的教学模式

4.3 评价机制上的价值导向—构建多元包容的评价机制

4.4 师生关系间的价值共享—构建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

第五章 服务性学习之于高校德育改革的实践价值

5.1 四所高校服务性学习的实施现状

5.2 四所高校实施的服务性学习对高校德育改革的实践启示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大学生作为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肩负着国家繁荣富强的重任,他们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将会对国家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高校德育实效性的高低将会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我国高校德育虽经数年改革已取得巨大成就,但仍存在着不足之处,如教学模式落后,教学内容过分政治化等,这些致使大学生道德缺失现象普遍存在,一些事件更是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坏的影响。为此如何推进高校德育改革,提高其实效性成为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界专家关注的热点和重点。
  产生于美国的服务性学习依靠其自身的优势在提高美国学生公民责任感方面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服务性学习作为一种将学术学习与社区服务相结合的全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强调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批判与反思;学校、社区间的互惠性;教学因素的多元性;学生本身的自主性以及学生间的差异性等。这样的教学方法在美国学校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公民责任感得到了迅速提升。因此,本文试图从服务性学习的角度研究我国高校德育改革的实效性问题,为高校德育改革提供理论与实践双重借鉴作用。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分析法、历史研究法、比较分析法以及案例分析法等四种方法从三个方面对本论题进行研究。首先分析服务性学习所具有的特征;其次分析当前我国高校德育缺乏实效性的现状;再次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借鉴服务性学习的优势提出对我国高校德育改革的建议。
  服务性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虽然在美国等国家学校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毕竟国与国之间国情不同,不能照搬他国模式,因此我国高校德育在改革过程中应因地制宜,每个学校应根据自身情况有选择性的汲取服务性学习中的优势。但在借鉴过程中应注意哪些因素,采取哪些措施本文研究不够全面深入,需要后续研究中对这些问题进一步关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