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视觉文化语境下的新世纪儿童文学“图”景
【6h】

视觉文化语境下的新世纪儿童文学“图”景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缘起

第二节 儿童文学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图像文本:新世纪儿童文学的表层图像化

第一节 “视”不可挡:少儿期刊的图像化

一、少儿期刊图像化的外在表现

二、少儿期刊图像化的启示

第二节 “图”行天下:儿童文学出版的图文化趋势

一、儿童图画书出版的现状

二、图文化倾向对出版风气的影响

第三节 “文”“影”共生:儿童文学文本的影像化延伸

一、儿童文学文本到光影的嬗变

二、原作审美意蕴的损害

第二章 文本图像:新世纪儿童文学的内在图像化

第一节 儿童文学的网游联姻

一、从网游到“网游童书’’

二、视听盛宴与欲望的满足

第二节 儿童文学的图像化叙事

一、图像化叙事概述

二、“文”对“影”叙事技法的借鉴

第三节 体裁转换:儿童文学文本的图像化开掘

一、从儿童文学文本到图画书的改编

二、表意的“去历史化”与平面化

第三章 图像的限度:读图时代的儿童文学隐忧

一、文化工业对儿童文学原创的消解

二、儿童文学创作的原创性缺乏

第二节 读图时代的儿童文学阅读隐忧

一、从文本的阅读者到视像的观看者

二、创造力和想象力的退化

结语:图像时代与儿童文学的未来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展开▼

摘要

20世纪60年代,随着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兴起,人文科学、文化公共领域出现了全面革新。这种革新与图像密切相关。这个继“语言学转向”出现的图像转向主要是由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编码化能力引起的。凭借着数字化技术,人类可以毫不费力地大量开发、生产图像,人类社会成为一种“景观社会”。图像的包围与浸润使得人们的思维、书写、阅读习惯等均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这些都悄然推动文学的“新变”,儿童文学也呈现出图像化的趋势,问题也随之而来。
  本文以王泉根教授界定的“儿童文学”概念(广义上的“儿童文学”,它是由幼年文学、童年文学、少年文学三个层次的文学所组成的集合体)为论述前提,从视觉文化角度切入对新世纪儿童文学的“图像化”走势进行探讨,以把握视觉文化时代儿童文学的生存与发展情况,并明晰儿童文学的图像化所产生的不良影响。
  正文第一章论述新世纪儿童文学的表层图像化。内容主要基于少儿期刊、儿童文学出版以及儿童文学的影视改编三大板块,从表层的物质形态描述文学的图像化趋势及随之产生的影响。少儿期刊的外在装帧越来越注重视觉冲击,杂志内里的采用大量彩绘插图并且还设置了视觉艺术类栏目;图书出版呈现图文化倾向,绘本的畅销就是其间例证,但是这也对图书出版风气有不良影响;儿童文学作家“触电”,借助影视的传播优势扩大作品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然而这使得很多作家出现先在的影视打算,影响了正常的儿童文学创作。第二章论述新世纪儿童文学的内在图像化,从“网游童书”、童书的图像化叙事、将经典儿童文学作品改编成图文本这三大现象着笔分析。无论哪种现象都存在儿童文学文本意义的弱化,限制了读者的想象力;第三章从文学创作和文学阅读两个方面分析读图时代的儿童文学隐忧。反思儿童文学原创性的缺失、儿童想象力和创作力的退化是题中之义。
  由上观之,儿童文学在图像化的过程中有“新变”,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保证儿童文学在图像社会更积极、健康地发展,使文与图之间形成一个良性互动的审美格局,扩大儿童文学文本的审美空间,需要做到:一、直面视觉文化的冲击与浸润,建立与视觉文化相适应的儿童文学批评范式和理论体系;二、始终坚持文图互动的视觉文化精神,实现儿童文学图像文本的审美增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