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儿童虐待与攻击性行为的关系:共情的中介作用
【6h】

儿童虐待与攻击性行为的关系:共情的中介作用

代理获取

摘要

网络媒体频频曝光儿童虐待与儿童攻击性行为伤害事件,研究儿童虐待、儿童攻击性行为特点、儿童虐待与攻击性行为及共情间的关系,可以提高大众对儿童的保护意识、重视儿童虐待、儿童攻击性行为现象、减少儿童虐待发生率、降低儿童高攻击性行为,同时也为儿童攻击性行为干预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本研究采用方便取样问卷调查法,对新郑市城关乡五年级至九年级学生540名,采用儿童虐待问卷(CTQ)、Buss& Perry攻击性量表与基本共情量表(BESC)测量被试的虐待、攻击性行为、共情得分。采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t检验、单因素方差检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Amos21.0数据模型进行量化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儿童虐待多以情感忽视方式发生,不同性别、不同家庭类型与不同家庭所在地的儿童虐待均存在差异性;儿童攻击性行为多以敌意方式表现,不同性别、不同家庭类型、家庭气氛与年级的儿童攻击性行为均存在差异性;不同性别、年级儿童共情存在差异性;儿童虐待与攻击性行为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共情与儿童虐待、攻击性行为间均存在显著负相关;共情在儿童虐待与攻击性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最后,论文根据研究结果,建议加大儿童虐待问题的宣传教育力度,让社会各界更加重视儿童虐待问题,可以通过共情干预受虐儿童、高攻击性行为儿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