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校专业结构优化研究——基于生态学的视角
【6h】

高校专业结构优化研究——基于生态学的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 1章 绪 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2概念的界定

1.3文献综述

第2章 高校专业结构的生态学解读

2.1生态学相关理论及对专业结构优化的阐释

2.2高校专业结构的生态特性

2.3生态学视角对研究高校专业结构的适切性

第3章 高校专业结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高校专业结构演变中的特点

3.2 当前高校专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4章 高校专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分析

4.1高校专业建设中生态意识的淡薄

4.2高校自我生态调控能力的匮乏

4.3专业发展与社会需求及资源供求结构失衡

第5章 高校专业结构优化的途径及方法

5.1高校专业结构优化的基本原则

5.2加强高校专业建设中生态意识的提升是基础

5.3合理的利用高校生态可控权是保障

5.4促进专业发展与社会需求及资源供求结构平衡是根本

第6章 专业结构优化的个案研究——以W大学为例

6.1 W大学专业结构的形成与演变

6.2 W大学专业结构的现状及取得的成效

6.3 W大学专业结构优化中存在的不足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随着现代社会人类政治、经济、科技、文明的快速发展,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知识传承和创新的功能更加彰显,而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则是作为高校知识传播和创新载体的专业教育。高校的教育本质上是专业教育,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专业教育而展开的,高校的专业结构发展状况体现了其办学实力、发展水平以及未来生存空间。为此,高校专业结构的发展与优化历来都受到政府、高校的重视。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整体上对我国高校专业结构研究,并运用个案研究法以W大学为案例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引用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尝试跨学科研究法对我国高校专业结构的优化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对于探讨高校专业结构优化的策略,提高专业的发展水平,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全面论述了本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相关概念的界定、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其次,基于生态学的视角,介绍了适用于高校专业结构优化研究的适应性理论、平衡与失衡理论、竞争与共生理论等相关生态学理论;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高校专业结构是具有遗传与环境的产物生态演替的结构、是具有竞争与共生的耦合的自我调节功能的结构、是具有多样与集群渗透复杂多样的结构等生态化的特性;以及运用生态学视角研究高校专业结构的生态关联性、生态可控性、生态适应性、生态平衡性等适切性分析,为论文的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再次,从整体上分析了我国高校专业结构发展变化中的特点、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分别从高校专业结构优化的基本原则、加强高校在专业建设中生态意识的提升是基础、合理的利用高校生态可控权是保障、促进专业发展与社会需求及资源供求结构平衡是根本等方面,系统的探讨了对我国高校专业结构优化的建议及优化策略。然后,又选择了以W大学为个案的实证研究,分别从W大学从合并建校开始专业结构的形成与演变、W大学专业结构发展现状及取得的成效、目前存在的不足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系统的分析,坚持从整体与个体、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增强研究的实效性和实践性。最后,对本研究进行总结,分析了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及不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