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初中生校园欺凌行为的调查分析及应对机制——以银川市为例
【6h】

初中生校园欺凌行为的调查分析及应对机制——以银川市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选题意义

1.2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2.1研究方法

1.2.2技术路线

1.3研究的重难点与拟创新点

第2章 初中生校园欺凌行为的实证调查与分析

2.1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初中生校园欺凌行为的概念界定

2.1.1国外校园欺凌行为研究现状

2.1.2校园欺凌行为的概念界定

2.2调查方案

2.2.1调查对象与方法

2.2.2调查的实施与数据处理

2.3结果分析

2.3.1被试基本信息汇总

2.3.2校园欺凌行为的参与类型与各因素间的相关分析

2.3.3欺凌行为的表现形式与各因素间的差异分析

2.3.4欺凌行为多发的时间地点规律

2.3.5相关当事人对欺凌行为的认识/态度

2.3.6校园欺凌行为带来的危害

第3章 校园欺凌行为的成因分析

3.1家庭教育与亲子关系

3.1.1初中生欺凌他人行为受家庭结构影响较重

3.1.2不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易让孩子成为欺凌者

3.1.3安全亲子关系建立的疏忽

3.2校园安全管理与综合素质培育

3.2.1学校安全管理的疏漏

3.2.2安全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未落实到位

3.2.3教育观念与素质培育的偏差

3.2.4师生间权威关系的相互替代

3.3同伴与自身因素

3.3.1同伴关系的重要影响性

3.3.2青少年独特的社交法则

3.3.3青春期中学生的心理矛盾

3.4互联网+环境下的社会变迁

3.4.1复杂的校园周边环境

3.4.2大众传播与网络传播

3.4.3法律法规的落实问题

第4章 校园欺凌行为的应对机制

4.1创建和谐家庭环境

4.1.1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前提

4.1.2关爱孩子要有敏锐的洞察力

4.1.3帮助孩子机智应对“校园欺凌”

4.2加强安全校园建设与学生德育培养

4.2.1完善学校安全监管制度

4.2.2深入开展道德培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4.2.3提高教师的思想品德修养

4.2.4加强“家—校联合体”的相互协作

4.3强化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4.3.1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4.3.2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4.3.3学习情绪管理和压力调试

4.4增强社会支持力和净化网络环境

4.4.1 发挥社区服务机制作用

4.4.2发扬社会“组织”与“非组织”力量

4.4.3完善青少年法制建设

4.4.4注重网络环境的监督和管理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参与课题与论文发表情况

附录

展开▼

摘要

欺凌行为是中小学校园内时常发生的一种特殊类型的侵犯行为,是一种长期普遍存在于学校之中的以强凌弱的重复发生的利用肢体、语言、网络或者人际攻击蓄意欺压与伤害他人,使受欺凌者身体受到伤害、精神感到痛苦的校园恶劣行为,它的本质是在学生们自建起来的“小社会”中与内部群体隐性默许下形成的一种独特社会契约性学生间权利不平等的欺凌与压迫行为。它具有“力量非均衡性”“未受激惹的故意性”以及“重复发生性”这三个特点。欺凌行为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仅严重影响了欺凌者、被欺凌者、欺凌/被欺凌者的心理健康,还对旁观者、家长、学校、甚至整个社会都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本文通过调查实证研究银川地区初中生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现状、特征、相关性影响因素,介绍了初中生校园欺凌行为的参与类型、表现形式、多发时间地点、相关人员的认识态度,同时分析了欺凌行为发生的原因及不良影响。 调查分析结果如下: (1)初中生校园欺凌行为主体参与率较高,且比率随着年龄的增加呈倒U型曲线(初二>初三>初一); (2)性别在初中生校园欺凌行为参与中有明显的差异;而学校类别和是否为住校生,在初中生校园欺凌行为参与中无明显的差异; (3)年级、民族、家庭类别、是否为独生子女等人口学变量在初中生校园欺凌行为的被欺凌方面无明显的差异,而在欺凌他人方面差异明显;相反,是否为班干部在初中生校园欺凌行为中,在被他人欺凌方面有差异,而在欺凌他人方面无明显差异。 越演越烈的校园欺凌,背后原因是复杂多样的,除了主观因素如青少年自身生理、心理变化急速,以及同伴关系为主体的依赖关系外,还有复杂的社会原因,如家庭教养方式、学校管理制度、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内容缺失以及大众传播的暴力倾向等等。要减少校园欺凌现象,改善学校育人环境,必须从思想教育、道德培育两方面着手,为家庭、学校、学生自身、社会参与防欺凌行为提供支持。

著录项

  • 作者

    马丽娅;

  • 作者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

  • 授予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
  • 学科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雷五明;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初中生; 校园; 行为; 调查分析; 应对机制;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