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马拉松上访发生机理研究——基于爷爷故事的讨论
【6h】

马拉松上访发生机理研究——基于爷爷故事的讨论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导 言

一、讲故事前的几个必要说明

(一)本文要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二)我为什么讲了很多似乎无关的内容

(三)关于个案代表性的讨论

(四)讲故事的意义

(五)如何处理我与主人公之间的关系

二、爷爷的故事

(一)楔子

(二)1986-1991年:果树承包纠纷

(三)1992-1999年:找政府

(四)1999-2000年:打官司

(五)2001-2006年:求助高层

三、主人公为什么马拉松上访

(一)“我吃亏了!”——上访的初始原因

(二)“讨个说法!”——上访的初始动机

(三)“国家会管我的事!”——上访的精神动力

(四)“法院咋还不讲理呢?”——法治的困惑

(五)“下面不管,我就一直往上找,去北京!”——上访者最后的武器

(六)“我没有退路,只能一条道跑到黑。”——上访者的内心独白

四、马拉松上访的发生机理

(一)国家在信访问题上的两种姿态

(二)农民的双层政治认同与上访策略

(三)基层政府的困境与信访治理策略

(四)结语:马拉松上访的发生机理

附 录

参考文献

后 记

展开▼

摘要

本文以爷爷上访的故事为个案,详细考察了一个农民长达10年的马拉松上访经历。文章关注的焦点问题是农民马拉松上访是如何被制度化生产出来的。通过对上访过程和事件的分析认为:利益受损是农民上访的初始原因;讨说法是农民上访的初始动机;对国家尤其是对中央的认同是农民上访的精神动力;而进京上访则是上访者讨说法的无奈之举,是他们最后的武器。 马拉松上访首先表现为上访者与基层政府的博弈。这一过程耗费了他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生成了一种政治挫折感。绝大多数人在这一过程中丧失了信心并选择了沉默,只有一小部分上访者选择了求助高层的策略。中央政府出于对农民政治认同以及政治合法性的考虑,努力地畅通信访渠道并完善信访制度;出于对政治稳定和首都秩序的考虑,中央又要求基层政府限制农民的进京上访。中央在信访问题上的两种态度的政治社会后果是:在基层解决问题无望的上访者奔向了北京,期望用高层的权威来解决自己的问题;基层出于来自中央的信访治理压力,又要不断地阻止、限制农民进京上访。在这种不断地期望与阻止和限制过程中,上访者的政治挫折感被不断强化着,自知解决无望却又心存幻想,抓住这棵救命稻草死死不放。 总的来说,信访制度虽然给了农民一个利益表达的途径,但其运行过程从总体上又排斥着大部分农民对利益的表达。这种制度性的排斥过滤掉了一大部分上访者,但一小部分人拒不妥协,强烈的政治挫折感使他们的上访过程呈现出“马拉松”特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