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事实与价值——教育哲学视角的学业负担问题研究
【6h】

事实与价值——教育哲学视角的学业负担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问题、方法与起点

一、作为研究课题的学业负担问题

(一)确定选题的缘由

(二)本课题的研究价值

二、研究方法及其倾向性考虑

(一)方法论原则与方法组合运用策略

(二)教育理论创生途径与本文独创性的自我期许

三、定义、语言和论域的限定

(一)定义、语言和学业负担的相关概念

(二)论域边界及其限定

四、1990年代以来国内相关研究概况与本文的主旨

(一)文献资源及其特点分析

(二)学业负担问题基本事实调研与概念讨论

(三)学界对过重学业负担问题的不同视角考察

(四)本文的框架与需要解答(解决)的基本问题

第一章学业负担问题治理的历程与现状——一种教育事实的陈述、解释和判断

一、半个世纪中国基础教育中的“减负运动”及其后效观察

(一)1950年以来国内中小学过重学业负担问题治理历程简要回顾

(二)“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解读:学业负担问题愈演愈烈趋势

(三)“课业负担”过重:一些浅表层面的描述

(四)高三年级学生家长会笔录及“默哀”50天:真切的叙事

(五)对学生的学业压力的具体分析

(六)学生蒙受的身心损害:学业负担问题最实质的层面

二、中小学生学业负担状况的总体判断:兼谈有关研究方法问题

(一)学业负担性质和存在形态的描述性判断

(二)对学业负担程度特征的若干“实证研究”结论的例举与比较

(三)学业负担问题的区域差异

(四)关于学业负担轻重问题的思维定势和研究方法偏向的再讨论

(五)2000年政府向学业负担问题“宣战”之后的平静与沉思

第二章学业负担问题的内外根源和基本规律——对一种教育存在的客观认识与理解

一、学生承受过重学业负担的力量源泉:对内在需要与动机之理解

(一)为了获取可能的回报:值得同情的“经济人”立场

(二)自我实现的执着追求:略偏于个人本位的人性观察

(三)奥苏伯尔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论与叶澜的个体成长阶段分期研究:对马斯洛人性观的印证

(四)学生在劳动中创造价值与尊严:符合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人性假设

二、过重学业负担问题的公共责任

(一)过重学业负担问题的责任牵连

(二)社会伦理与文化心理因素的干扰

三、学业负担问题的若干基本规律

(一)社会生产与教育结合的形态:学业负担的根本来源

(二)国力竞争和社会变革:学业负担轻重摇摆的时代背景

(三)集权教育制度:为学业负担加码

第三章教育意识层面的学业负担问题反思——教育价值观、教育目的和教育理念的相关讨论

一、学业负担问题的教育价值反思

(一)学业负担问题背后的若干教育价值关系澄清

(二)对教育价值观变革基本轨迹的认识

(三)学业负担过重问题的主观根源:过度的利益计算

二、教育内在价值优先的原则及其意义

(一)对内在教育价值优先原则的理论阐释

(二)教育内在价值优先:一种超越功利计算的价值取向

三、教育目的价值取向转换:以学生为本

(一)教育目的误区反思:学生不是教育利益第一主体

(二)关爱生命:以学生为本理念的核心

(三)生命化教育的行动起点:尊重儿童,因材施教

(四)教育生活场景改造的若干倡议

四、学业负担问题思考的开阔视野

(一)“活到老学到老”:走向终身教育

(二)闲暇教育:不可等闲的自由和谐发展途径

第四章超越“减负运动”——学业负担问题缓解的路径思考

一、学业负担问题缓解的外部环境条件假设

(一)学生成长通道拓展与全社会对教育责任的分摊

(二)统一高考与高校招生制度的人性化改革方向

(三)对教育评价管理制度改革与学校转型的期待

二、在课程变革的历史机遇中缓解学业负担问题

(一)知识观和课程价值观反思:探视课程的理论基础层面

(二)在新课程改革中谋求学业负担问题的缓解

三、推动教师从职业倦怠走向专业发展

(一)对中小学教师队伍现状的若干反思

(二)中小学教师专业化行动推进策略刍议

四、引导教学的真善美价值取向

(一)由教书转向育人:教学活动价值观变革

(二)回归教学的本质:追求真善美

五、学业中的苦乐观辩正:兼取古今中外的智慧

(一)向古代中国“读书人”求教苦学观、乐学观

(二)理性对待“愉快教育”(“愉快教学”)观念

(三)对杜威关于兴趣与努力关系学说的重温

(四)兼听则明:坚持必要的学业标准

(五)幸福教育过程及其原则的构建

简短结语——我的学业负担过重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问题及其研究在教育学的“圣坛”上至今没有任何分量可言,但是,在教育研究是更多地需要研究问题而不是急于构建任何体系的时期,研究它又是特别有意义的——在学理上这个问题关涉人的自由、和谐、充分与全面发展,质疑或者解答“教育学中到底有没有人(学生)”;在实践层面,这又是从更有价值的一种问题视角出发,引导教育实践从“教书”转向“育人”,探索“素质教育”的正确道路和真谛。 本文引言部分主要论述和交代选题的价值和研究方法的基本思路。强调本课题研究的重要价值,将其与教育哲学、教育价值问题链接起来,主要是希望引起学术界和教育实际工作者更多的重视。就研究方法而论,鉴于目前在这个问题上的基本事实的所谓实证研究比较多,而且由于各个研究者自己的研究假设中不可避免的主观性、运用调查分析手段的规范性程度差异和调查取样范围、对象难以推论总体的普遍局限性,并且还有,学业负担轻重问题看起来是客观事实问题,但细究起来则会发现它更是一个心理问题和价值问题,所以,本文没有再参与到所谓“学业负担、课业负担到底有多重”的并不具有太多实质意义的实证研究中去,而是基于目前众多研究所获得的“学业负担、课业负担普遍偏重”这样一个基本事实的判断及其引起的困惑去展开一些目前最缺乏的思辩的价值层面的研究,即在利用他人和自己获得的重要事实研究材料和结论的基础上主要采用思辩方法展开研究过程,其中的方法论原则基本上是哲学反思为主,在横断科学层面,包含历史方法、思维科学方法(综合分析、归纳演绎、抽象概括与具体化)、系统方法、复杂研究方法和叙事方法等的组合运用可能对本课题的研究有很多助益,文献分析研究是主要的资料收集手段,辅以若干“田野调研”记录。 第一章可以当作是一种事实研究与判断,是后面的价值研究展开的基础铺垫,其中简要回顾半个世纪以来我国治理学业负担问题的历程之后侧重对愈演愈烈的问题现状展开了叙述和解释,尤其是对国内已有的学业负担问题事实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整理和反思,提出了中小学生学业负担不是整体过重、存在各种差异需要辨析、政府的“减负运动”缺乏理性支持和实践针对性等一系列与以往不同的事实判断结论。本章对实证研究方法与科学研究范式的专门讨论与反思支撑着自己的若干事实判断结论。 第二章从教育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人性论的视角观察和探寻学生作为学业负担承担主体的内部驱动力、全社会应该承担的责任、集权教育制度造成的压力、生产劳动的科学技术基础作为学业负担的根源和学业负担轻重摇摆的历史变化趋势,在学业负担问题上所展开的学习观、劳动观、劳动价值观、人性观的系统而深入的讨论折射出作者在学业负担观念上强烈的个人价值取向,如,学业负担问题主要不是外部压力造成的,学业负担不只是学生个体的负担而且是学生承担的个人和社会价值创造的义务;人的自由和谐发展并不是一个悠闲的过程:学业负担问题是中国当代教育国情的一个侧面,群情激奋、大惊小怪、叫苦不迭和纯粹浪漫的人本主义畅想都无助于问题的缓解和解决;如此等等。 如果说第二章站在客观中立的立场上理性地论述了学业负担问题的根源、责任和若干历史规律,那么,第三章的旨趣就大不相同了。主要是将问题提升到涉及作为教育价值主体的人的教育价值观层面,问题讨论的立场也发生了相应变化。前两章讨论的是作为教育存在的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是在一个中立的立场上讨论问题的客观性和不可抗拒的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为人开脱了学业负担问题上的不少责任,但是,在这一章里就需要剖析和深刻反思既定的教育存在背后人的教育意识问题,具体表现为教育价值观念问题。这里强调人的精神作用和意志力量对教育存在的超越,阐明教育价值取向上的以人为本、内在的教育价值优先原则。再者,笔者在这里要表达对功利主义的教育价值观的强烈不满和对理想主义教育价值观的坚贞不渝,阐明在当今这个物质富足并倡导人本主义价值观的历史时期教育必须坚守的人本立场,坚持教育领域的必要的乌托邦信念和终极意义上的人文关怀,提出淡化外部教育目的、关怀学生的完整生命、拓展生活化的教育场景、倡导终身教育和闲暇教育观念等基本主张,促进学生自由和谐充分全面发展。 第四章可以看作是在现实历史和国情条件下我们期待的对学业负担问题缓解的有所作为。所谓对以往的“减负运动“的超越主要体现于拒绝在操作层面上就事论事,体现于对学校教育中知识、课程、教师、教学活动和学习过程等要素层面的整体改造与更新思路,当然也包括对外部环境条件改善的若干期待。本章特别需要强调,知识观和课程变革对学生的解放、教师专业化水准的提高对学生负担问题的缓解、教学过程价值观转向真善美的价值追求、对知情意协调统一的学业苦乐观的辩正,以及幸福教育过程及其原则的构建,都是有利于缓解学业负担问题的几个互相关联的重要方面。期待这些相关方面的思考和论述能够超越所谓“愉快教育”及其所企图引领的“减负运动”所曾达到的学理高度和价值层面。 显然,在21世纪的中国,我们教育者对教育的哲学思考是越来越迫切了。这或许就如杜威所育,教育哲学不是哲学的一个分枝,哲学本身就是关于教育的一般理论。只有教育改革家和革新者才感到需要教育哲学,那些墨守成规的人只是需要一点点动听的话语来点缀和辩解现存的实践。本文认为,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那些时髦的改革的话语,不仅仅是那些从外国搬来的现成的模式,而是要对本土和外国的那些表面的东西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找出那真正内在的本质和精神。只有这样,一切教育的改革才不会流于浅薄、浮躁和形式主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