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目标呈现教学对公安院校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研究
【6h】

目标呈现教学对公安院校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 有关教育目标的理论

1.1教育目标的提出

1.2教育目标的功能

1.3有关教育目标分类学的比较

1.3.1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与加涅的教育目标分类体系的比较

1.3.2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与豪恩斯坦教育目标分类体系的比较

1.3.3 1956版和2001版教育目标分类学的比较

1.4有关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研究与应用

1.4.1有关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理论研究

1.4.2有关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应用的研究

1.5启示

1.5.1合理建构学科教育目标体系,实现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协调

1.5.2正确看待布卢姆的行为主义取向

1.5.3确定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全人化取向

1.5.4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的实践尝试

2. 有关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理论

2.1自我效能感的提出

2.2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

2.3自我效能感的作用机制

2.4有关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研究

2.4.1国外的相关研究

2.4.2国内的相关研究

2.4.3启示

3. 问题的提出

3.1有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3.2研究的主要目的

3.3本研究的基本假设

4. 《刑事技术》课程教学目标编写及目标呈现教学

4.1教学目标使用情况的调查

4.2目标编写的指导思想

4.3相关理论及实践经验的学习

4.4单元教学目标向课时教学目标的转移

4.5教学目标分类表的编写(示例)

4.5.1传统教学目标的列举

4.5.2教学目标陈述方法的选择

4.5.3列举教学目标

4.5.4编制教学目标分类表

4.6目标呈现教学设计

4.6.1教学目标分类表的呈现

4.6.2课程的导入

4.6.3目标呈现教学

5 实验研究

5.1被试

5.2研究设计

5.3工具——学习自我效能感问卷

5.3.1问卷的编制

5.3.2问卷的评分

5.3.3问卷的分析

5.4实验材料

5.5研究程序

5.5.1预测

5.5.2前测——学习自我效能量表的施测

5.5.3正式施测

5.5.4数据录入、整理与分析

5.6实验结果

5.6.1不同班级学习成绩的比较

5.6.2不同班级学习自我效能感前后测的比较

5.6.3高分组与低分组目标掌握成绩的比较

5.6.4不同班级目标掌握中的目标层次比较

5.7分析与讨论

5.7.1有关目标呈现教学的讨论

5.7.2有关实验研究的讨论

6.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文章通过对教育宗旨、教育目的和目标的考查,研究了有关教育目标分类的理论和具体实践。通过评述几种较有影响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加涅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豪恩斯坦教育目标分类学;安德森的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选择安德森修订的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作为理论指导,编写课程教学目标,进行目标教学课程设计,并实施目标呈现教学实验研究。 研究发现: 1、实现教学目标分类表、教学目标的呈现和相关学习辅导,能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自我效能感; 2、教学目标分类表和教学目标的呈现策略不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自我效能感会有不同的影响。 3、通过高分组和低分组分层实验,目标呈现策略对低分组的影响效果更为显著。 4、不同的实验组在目标层次的选择上存在差异,实验组倾向于应用和综合层次,而对照组则倾向于记忆和理解层次。 5、教学目标层次的选择没有固定的模式,教师应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学习情况,调整目标选择,实现基本教学目标的同时,重视发展高层次思维能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